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民间传统建筑的演绎也形形色色、各具千秋,如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西北窑洞的纯粹粗犷、湘西吊脚楼的优雅轻盈……在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环绕下,我们似乎对传统建筑的印象变得逐渐模糊。那些砖瓦留在了某些街巷,那些泥墙留在了某些村庄,那些木头留在了某些河岸边,这些都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气质的源头,在我们视野聚焦的当下,中国本土建筑师要如何保留这些传统建筑材料的优势,让它在现代建筑中发挥活力与更长久的生命力?随着2012年,中国本土设计师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受到了万众瞩目。

宁波博物馆,作为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建成的地标级项目,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应用方面也树立了标杆,给了我们启发与引导。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核心区,北部是鄞州区政府,南部紧邻鄞州公园,东部为文化广场。在这样的中心地位,宁波博物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以“港”为意向,象征着宁波文化将以此为始发港,向世界开放。博物馆总占地约60亩,建筑面积为30325平方米,建筑主体较为方整,外观就像是人力切割的方砖,又如开裂的山体。主体部分有三层,局部五层。入口处独辟蹊径,从跨度30米的“洞”中穿过,颇有桃花源记的意境,阶梯、庭院、高墙、水池在建筑中自由组合,空间营造精妙绝伦。宁波博物馆整体建筑呈现着集中与分散、整与散的对立与统一,体现着对历史的辩证哲思,对自然的尊敬与演绎。

1宁波博物馆建筑用材特点

出于对宁波博物馆的定位与功能考虑,一方面反映其收纳历史、唤醒回忆的功能特质,另一方面反映其展现历史文化、思古悟今的精神气质。王澍选用了浙东地区瓦爿墙与特殊模板-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两种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材料与结构的创新,赋予宁波博物馆厚重而沧桑的文化韵味。博物馆的砌墙瓦片与砖块来源于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是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这些收集于周围拆迁工地的碎砖烂瓦,用它历史沉淀的痕迹,在设计师的笔下,在工匠的手中,变成了宁波博物馆墙面上的史书,陈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世事变迁。特殊模板-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是建筑师与幕后技术研发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毛竹制成的特殊模板在墙上留下的竹纹肌理与室内竹子景观相映成趣,共同演绎着浙江宁波这一方水土独具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人气质,哲思与美的艺术并行,在宁波博物馆的演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宁波博物馆建筑材料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2.1瓦爿墙

瓦爿墙是浙东一代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墙体。由于浙江沿海地区多台风,考虑到房屋损毁倒塌后残余的碎砖碎瓦的再利用,形成了这样一个独有的建筑工艺。在浙东一代的传统民居中,游走与街巷间,色调偏黑的瓦爿墙随处可见,石块在墙面上层层叠起,在层与层之间夹杂着砖块、石块和劈成片的竹木,混杂而有序,呈现出自然古朴的美感。在瓦爿墙下往往会堆砌条石,称为“放墙脚”约有四五层后才开始正式砌墙。砖块横档,瓦爿堆叠,均匀整齐呈现一定的韵律,同时又灵活多变。建筑师带着尊重城市历史的怀旧情怀,带着对传统工艺的热忱与从事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精神,将瓦爿墙这一传统建筑工艺灵活地应用于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

2.1.1色的继承与创新宁波博物馆瓦爿墙的色彩主要包含红砖的沉稳、青砖的素雅,但又因为其砖瓦是从民间旧城、工地废墟搜罗而来,其中又多了几分岁月洗礼的斑驳。这些砖瓦大多产于明清时期,因为湿度、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砖瓦的颜色呈现了偏白、偏灰、偏青等多种色温色调的变化,使得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相比于传统的瓦爿墙更加色彩斑斓、丰富多变。在墙面建造过程中,王澍时刻保持着与工匠们的交流,除了在技术工艺上对工匠们有所限制外,各种材料的搭配比例与间距、砖瓦颜色的选择都让工匠们自由发挥。限制中的不限、统一下的自由,建筑师在“度”的控制上有张有弛,从而让宁波博物馆的墙面色彩最终呈现出稳定大局、创新细节的发展态势,整体气势恢宏、协调统一,局部灵巧精致、变化多端。

2.1.2形的继承与创新瓦爿墙的结构本是很简单的双墙结构,先用砖砌筑240mm的墙体。这样的结构对于当代建筑的需求来说,一方面浪费了材料,另一方面传统瓦爿墙只能砌筑到2m左右的高度,无法超过4m(超高墙体),当代建筑,尤其是博物馆建筑,对高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在保证安全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瓦爿墙砌筑到24m”成了研究的难点,这是传统工艺实践中未曾考虑的问题。在设计师、施工方、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在建筑材料的结构创新上找到了突破点,对传统工艺实现了改进创新。

最终选用了以钢筋混凝土墙为主结构,悬挑部分托梁的方式来实现结构稳定性的需求。运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三方面:一是结构受力合理,大大提升了安全性;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给施工带来了便利;三是结构内可增加空腔,装入现代化的内墙板,节省材料,并保证防潮保暖多重功效。在困顿中寻求创新,最终实现了多重效益,该设计最终还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建筑材料技术的攻关,瓦爿墙从外形上实现了高度的突破,24m高的墙面与博物馆恢弘统一的气质相应,为博物馆“港”为意向的大气方整的建筑外形提供了可能。

同时瓦爿墙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民居的暗示更赋予了宁波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韵味。其形成的自然多变的肌理有着耐人寻味的美感,借着宁波湿润多雨的气候环境,瓦爿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化作一面抽象派艺术创作的背景墙。王澍谈及瓦爿墙的设计时就提到“建筑是有生命的。多年以后,瓦片墙上青苔满布,屋顶植物郁郁葱葱,那时的建筑才真正融入了自然的美轮美奂。”这样一个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协同创新,同时体现了绿化环保的理念,是对传统最高效的应答,传承与创新并行,为当代建筑设计树立了标杆。

2.2特殊模板-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

清水混凝土墙指的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之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要实现带特殊肌理图案的立面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是从模板的制作寻求创新。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设计师王澍考虑到将江南特色的毛竹元素运用到墙面肌理表达中,但是以毛竹为模板的清水混凝土从未有工匠做过尝试,竹本身易裂、差异性大、耐腐蚀性差等都是毛竹模板制作必须面对的弱点。在无数次尝试后,终于探索出了最便捷而有效的方法,《特殊模板——竹纹理饰面混凝土墙施工工法》正式申请了国家专利。

2.2.1传统地域性元素与现代清水混凝土的结合清水混凝土建筑是当代建筑设计的潮流,它所呈现的最本质的美感得到了建筑界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贝聿铭、安藤忠雄等大家的重用。清水混凝土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本身的魅力,古朴自然而有质感有温度,并且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从材料的配比到模板的制作都有较大的发挥余地。王澍正是发挥了清水混凝土的长处,创新性地提出将清水混凝土融入江南特色——毛竹纹理。建筑墙面肌理的营造是传统建筑惯用的手法,王澍坦言宁波博物馆设计是受到慈城建筑的启发,其色彩与肌理的完美演绎是亮点所在。

前文所提到的瓦爿墙对这两方面已有所阐释,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也力图一以贯之。基于研究团队与工匠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竹纹理饰面混凝土墙施工工法终于得以探明,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制备、毛竹加工、现场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后期养护等施工细节共同运用,最终实现了这项高技术、高要求的创新探索,传统地域性元素的当代运用又多了一项成功的典例。

2.2.2实竹与虚竹在建筑空间中的演绎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竹这种极具地域特色与文人情怀的材料,“虚”化的展现已经在墙面肌理上充分展现,“实”竹的演绎则更多地体现在空间营造中。竹子在宁波博物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庭院的营造中,博物馆入口、建筑内部以及屋顶都能看到竹的影子。以散植唯美,把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当做背景,数竿翠竹,一丛幽篁,营造出宁静空冥的空间;以丛植为美,高地远近,讲究变化与韵律,与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隔台阶而望,日光投下,竹影丛生,王澍一直讲究的交通空间丰富性的营造,在此处也有所体现。

“实”竹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与“虚”竹的应用相映成趣,将设计师的理念通过简单而纯粹的手法一以贯之。更充分地体现了“竹”这一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无论从墙面或是从庭院,无论从材料或是从空间,都得当地将传统元素继承了下来,并开拓创新,实现了宁波博物馆的卓越,为建筑设计领域的思考与实践树立了标杆。

3结语

在中国这片有着丰厚文化、浓郁地域特色的土壤,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发挥中国传统的积淀带来的积极作用,给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王澍先生的宁波博物馆为我们打开了一部新的篇章。本文仅仅是从具有典型特色的建筑材料方面进行阐释,建筑师的文人情怀与匠人追求已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建筑设计手法上的高超技艺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将传统元素得体地应用于当代,让其新而不变、新而不旧,是当前建筑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本文所提到的色与形的设计手法上的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上的创新都只是弱水一瓢,希望以此为开端,开启更多关于传统元素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