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不规则情况进行处理的方法
控制周期比和控制位移比相同,但控制周期比的侧重点在于测向刚度和扭转刚度间的相对性,主要目的是抗侧力平面布置更加合理、有效,促使建筑结构不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所以,控制周期比的主要目的是使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更加均匀、合理,而不是让结构更具有刚度。若是平动第一周期和扭转第一周期相对接近,因振动藕连作用,结构扭转效果应该会变化的较为明显。然而,此大厦第二周期扭转因子为0.34,一般认为其扭转刚度较弱,需要进行调整,不可只认为平动和扭转第一周期的比值低于0.9就可以,同时还需要考虑平动周期内的扭转因子,如若不然在地震较大时结构第一周期很有可能就会是扭转周期。
考虑到这一比如哦环节,应该针对结构竖向构件进行调整:首先,在结构左上方及右下方各加1片相对较长的剪力墙,加强建筑物周边结构构件的抗扭性,同时还要把结构刚心大幅度的推向左侧;其次,在右下角核心筒位置开洞,降低此处的刚度,这主要是原因这一位置核心筒有很大偏心,这使得刚度中心向左侧偏移;第三,取消上部核心筒下端的1个小核心筒,降低中间刚度,并把此核心筒连梁减弱,从而使结构剪力墙更为均匀,这对于结构扭转周期比和位移比皆大有裨益。
首层高度8m,致使受剪承载力低于上层的近八成,要妥善处理抗剪承载力不够的问题,应该增加抗剪截面或是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具体办法为再首层以下每层柱截面都增加100mm,强厚增加50mm,混凝土强度增加一级,这之后受剪承载力比会在大于90%,达到基本需要。此大厦第4层初算是薄弱层,4层顶便是裙房屋面,扩大裙房屋面梁截面,增加屋面板厚度,能够有效防止薄弱层。经过以上调整,此大厦5项不规则调整成2项不规则,防止了申报超限情况的发生。
2调整前后的周期参数
参见下表1:由于1个小核心筒被取消,刚度变低,然而调整结构之后刚度显然比调整之前更加均匀,同时也加强了抗扭刚度,扭转位移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最大扭转位移比都低于1.20,属规则建筑结构、一个平面上显然不规则的结构经过科学调整刚度,能够使其成为规则的结构。
3抗震技术的应用
全面分析工程实际的每一方面因素,一般应用的抗震技术有:(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周边剪力墙的厚度,特别是离刚心最远的位置,把刚心及质心的偏心率调整成最低,降低扭转周期,把建筑结构调整为扭转规则的结构;(2)减弱核心筒的连梁,应用弱连接梁进行连接,增加平动周期和平扭周期比;(3)科学控制墙柱的轴压比,提升柱纵筋的配筋率及箍筋配筋率,纵筋配筋率都要扩大一级,柱箍筋全楼进行加密,角柱加芯柱,以此提升结构竖向构件在强震时抗形变水平;(4)在凹角位置设置45°的斜向钢筋,抵抗角区应力集中,加强薄弱位置的配筋与板厚;(5)虽然四层可不算作规范中的薄弱层,但是计算时依然要按照薄弱层进行运算,地震剪力需要乘以1.15增大系数,并且要强化此楼层的墙柱配筋,提升建筑结构在强震中的抗形变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各大城市不断出现的造型别致、彰显个性的不规则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全面分析具体情况,集中从概念设计着手,找到结构的关键点与薄弱点,在工作中不断克服不利因素,促使建筑结构在竖向和平面科学布置结构的刚度,防止可能出现的薄弱位置。与此同时,还应强化薄弱位置的构造,最终使看似不规则的建筑调整为结构上规则的建筑。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