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楼工程材料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住宅楼工程材料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㈠钢筋

1.质量通病:

⑴.施工用钢筋表面有锈蚀;

⑵.钢筋原料有曲折;

⑶.成型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

⑷.施工用钢筋有纵向裂缝;

⑸.闪光对焊的钢筋在接头处断裂。

2.预防措施:

⑴.钢筋进场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减短库存时间;

⑵.存放钢筋的车间,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混凝土墩架空,离地面20厘米以上。

⑶.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

⑷.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

⑸.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弯折变形;

⑹.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

⑺.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

⑻.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的4倍,IV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⑼.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

⑽.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⑾.对已采购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剔除;

⑿.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作为受力量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

⒀.合理选择对焊工艺,正确确定烧化时间、次数,科学控制热影响区;钢筋直径较小→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够平整→闪光→预热→闪光焊;Ⅳ级钢必须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合理确定连续闪光对焊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参数。增加预热温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烧化速度,确保带电顶锻过程,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正确掌握对焊接操作过程。控制钢筋的碳

㈡水泥

1.质量通病:水泥不符要求。

2.预防措施:

⑴.在水泥进库时,应同时核收水泥出厂合格证,并同时核对水泥的品种、标号,进行强度和安定性检验,合格时予以挂牌标明。

⑵.进库水泥应先进先用,后进后用,保质期不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不超过一个月)。

⑶.水泥库应顶不漏雨,壁不进水,地面应有搁栅铺板架空,防止水泥受潮结块。

㈢砂浆、混凝土

1.质量通病:

⑴.计量不符要求。

⑵.试配不符合要求。

⑶.材料测试、试配用料与制作、试块用料不一致。

⑷.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剂不符合要求。

⑸.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2.预防措施:

⑴.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求,砂浆、混凝土搅拌,对原材料应按一料一磅,水应用流量计或时间继电器,严格逐盘计量控制,保证配合比准确。

⑵.工地使用的计量衡器,应按国家计量法规定,由法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校定。每日在使用前应检查衡器有无异常。

⑶.计量误差应按标准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水泥、水、混合材料、外加剂不超过±2%,粗细骨料不超过±3%。

⑷.试配时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与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具有代表性;砂、石应以干燥状态为准砂含水率<0.5%,石子含水率<0.2%,以减少配合比误差。

⑸.试配时的搅拌方法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搅拌方法一致。

⑹.为便于选择,试配时可同时制作三组不同水灰比的试块;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增加0.05,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减少0.05。

⑺.增强试验工对试配、试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检查校核的制度,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规范、标准地进行材料、试配、试块制作。

⑻.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进场时应认真核对质保书;对外加剂的质量指标要进行检测。

⑼.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试验后确定。

⑽.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品种,骨料的粒径、级配要好。

⑾.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合理,在准确采用原材料后,应经过取样试配,确定施工实际配合比。

⑿.选用合适的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⒀.拌合混凝土时原材料应逐盘进行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⒁.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条件,加料应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的顺序进行,水可分二次加入;搅拌时间要保证,不得少于最短时间;混凝土拌合物长距离运输,应有防雨、防晒合防离析泌水的措施。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