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
文化建筑因其独特的地标性和广泛的公共性吸引着众多建筑师的浓厚兴趣,我们也不例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1979年建院以来,非常重视文化建筑的创作,充分发挥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积极参与文化建筑的各种投标和竞赛活动。我们从1983年深圳科学馆方案竞赛开始,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通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一件作品、一篇文章、一个奖项”的精品发展路线,仅文化建筑就取得了四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乐山大佛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在内的瞩目成就,为我院品牌形象树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见证了我院快速良性的发展历程。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围绕“两观三性”的核心创作理念(即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我们逐步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作观和方法论,以进一步提升文化建筑的创作水平——即从地域入手,探寻建筑空间形式和场所精神生成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升华建筑的内涵与品质,提炼其文化性格;同时综合体现当代建筑科学在艺术、技术、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2寻地域之根建筑
首先是地区的产物,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环境之中,并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以及地形地貌等的影响,所以从地域性入手可以说是建筑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文化建筑创作自然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考虑到文化建筑创作的特殊性,在此“地域性”还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即其本身成为建筑个性化身份(即建筑文化性)建构的主要依据——对于地域性“基因”的解读和转译,构成了建筑物质空间与精神内核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来说:首先,这种地域属性超越了一般性建筑创作所要关注的普遍技术问题(如面积大小、竖向标高等),而更加指向与建筑品质及内涵塑造密切相关的地域特性。其次,在建筑文化内涵的形成、表达过程中,对于地域性要素的汲取和再现,还包括了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在此本文尝试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以场所事件为切入点其往往是指针对在这一场地区域内所发生过的重要事件,而设立的文化展示、研究、纪念场所。在这种情况下,该建筑及其场地环境通常会拥有较为明确的文化性格指向,而这又与场所事件主题有着密切关系。针对5•12汶川大地震这一巨大而沉重的自然灾害,在映秀震中纪念地设计中,作者对纪念陵园部分基本保持了原有地貌,通过复种当地树种和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油菜花,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纪念馆设计则源于由场地而生的三条建筑控制线(分别指向不同遗址纪念节点),地景式建筑形态即由此生成,烘托出场所的静谧、安详感;同时建筑以“地殇—崛起—希望”为线索展开,重点营造三个主题庭院,创造出完整的叙事链条以及差异化的空间体验。
2.2以场地限制为切入点在当代文化建筑创作过程中,一些看似是不利条件的场地制约性因素,若能加以科学分析和巧妙利用,反而会成为建筑文化个性表达的“触发点”。比如一些打破常规的建筑布局或空间形式,似乎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但如果能结合场地自身的个性特点来考虑,这些疑惑便会迎刃而解。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为例,首先,新建场馆巨大、夸张的三角形体量是缘于场地边界形状向内挤压而产生的;其次,新馆通过采用缓坡隆起的“半消隐”式构成手法,体现出对场地内原有建筑的谦让,并隐喻“折断掩于土中”之意;再次,通过大量片墙,对场地形成围合式设计,以规避周围较为不利的“市井气息”,创造出了空寂、肃穆、“隐于市”的场所意境。
2.3以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对于大多数文化建筑而言,其文化个性的建立往往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更多来自于对场地周边自然环境要素的挖掘与利用,这也成为了影响建筑文化性塑造最为广泛、直接、客观的外在“作用力”。在乐山大佛博物馆创作中,设计者综合考虑到场地周边群山起伏、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观特点,并结合选址位于景区人口的显著位置条件,因此采用了不规则几何体相互交错、堆叠的个性化形式语言,塑造出“岩石层叠、浑然天成”的整体环境意象,并传递出质朴粗犷、富有张力的文化性格特点;同时亦达到了“借建筑形象、塑景区亮点”的文化宣传效应(图4)。
2.4以地方文脉为切入点通过对地方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感悟,形成相应认识,并将之融入建筑环境,是建筑文化性塑造的又一重要方式。与早先相关理念下的创作模式有所不同,当代文化建筑对于地方文脉的解读和再现,不再拘泥于对于历史厚重感的简单“复述”(如建国初期流行一时的“大屋顶”样式),而是呈现出更加贴近时代、抽象简约的发展趋势。在天津博物馆创作中,设计者通过对天津自古以来作为交流窗口与交通枢纽的地缘文化的解读,从而确立了“世纪之窗”的文化表现主题。在形式生成方面,“世纪之窗”的理念被抽象为面对城市开放的巨大窗口和逐级抬升的公共空间序列,它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观众拾阶而上,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亲历城市历史,展望城市未来(图略)。
3塑文化之品
文化建筑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类型建筑,一方面是取决于其独特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的文化品质或者说是文化性格。对于建筑而言,这种性格往往是其通过造型与空间处理所表现出的一种整体环境格调。而对于建筑文化性格的把握与塑造,也成为了建筑创作活动中的一项难点和更高层次追求。
3.1对建筑文化性的解读一般来说,文化性是对一座建筑相关特点及品质的最高概括,是基于建筑基本功能和具体形式之上的、一种抽象化的场所精神和整体氛围;而如果从“两观三性”的视角来进一步探究建筑文化性的深层次建构,则其还与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孤立地来理解建筑文化内涵或是文化特色的产生。一件富有品味的建筑作品,需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间,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
这种宏观整体的文化建构观,需要我们在从事建筑创作时,既讲分析也讲综合,既重个体也重整体。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建筑整体水平舒展的体量与周边起伏的山系形成呼应,而大尺度底层架空设计,则为城市人群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与极佳的观景视野;同时,此建筑所采用的简约明快的体块组合模式,也与其身边极具动感的白云会议中心形成了形式上的对比。因此我们说,建筑文化性是通过建筑本体与其所处更广泛时空环境间一系列要素的“发酵”反应而产生的,或许这就是我们东方审美文化中常提及的“意境”美的体现。其次,就建筑文化性的涵义构成来讲,也体现了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重要特点。比如地域性本身就包括了地方风貌与地区文脉;时代性则是现代科技、当代文明的综合反映,“三性”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
3.2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我们主张从建筑的地域性出发,来探寻建筑文化之根;但另一方面,由于地域性概念本身外延的丰富性,我们无法笼统地去描述建筑文化性格生成的基本模式或者说是唯一途径,而是只能回到具体的地域环境中来,结合项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分析并概括出建筑的整体性格。因此我们说,一座建筑通常拥有一个基本性格,但这种性格的形成却往往不是单一元素作用的结果,它需要设计师统筹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并做出综合而适宜的选择。在此,为了使表述更具针对性,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一些案例,对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展开进一步研究(表略)。
4展时代之貌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降临,建筑创作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的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也为当下文化建筑的创新表达,提供了更为宽广、多元的平台与方向。为此,华工院坚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对于新兴的建筑文化潮流与创新趋势,批判吸收、大胆借鉴,从而为培养本土建筑文化的创新机制提供了丰厚土壤。例如在我院近年作品中,就融入了对于如拓扑几何形体、复杂化表皮、叙事化空间等“流行”语汇的尝试。另一方面,这些创新手段和创新意识的引入,又不能仅仅止于形式的层面,而是应通过从地域和时代环境中找寻“依据”,进而挖掘和树立建筑背后所深藏的“意蕴”,从而实现对建筑文化个性的彰显。
4.1突破传统语言模式随着当代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发展,诸如拓扑几何学、生态学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新的理念和手段被引入建筑创作当中,极大拓展了当下的建筑语言范畴。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所强调的形式的均衡、对称与清晰感被打破;动态、扭转、连续、模糊等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层出不穷,从而开拓了建筑对于地域环境及其文脉特征新的转译途径。在烟台文化广场设计中,设计者以连续的起伏折板、不规则多面体等元素,作为阐释建筑文化性格的标志性手段。其一方面是以一种集约、整体的思想,解决了同一场地中诸多复杂功能并存的客观矛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新颖的建筑形式语言,表达出“长平流雾、烟绕云台”的空间意象,实现了对烟台地域环境特色的抽象概括(图略)。
4.2创新界面表达形式基于当代审美意识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整体复杂多变的建筑表皮形式,成为彰显建筑个性魅力的新手段。建筑维护结构从以往基于基本功能角度的开门、开窗,逐渐演绎出肌理化、图案化的复杂界面形式,为建筑涵义的阐释,提供了更加立体、综合的途径。这一点,也随着近年来一些重大公建项目的实施(如奥运工程的鸟巢、水立方等),得到了鲜明印证。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其主体为“两盒相扣”的形象:白色体量的立面金属网格,根据建筑功能自下而上的转换,形成渐次扩大的肌理,暗示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而深色体量的立面肌理,则生成于广州城市地图,巧妙彰显了建筑自身性质和文化主题。而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设计中,设计者则直接通过对立面材料(GRC板材)的“像素化”处理,实现了对建筑文化主题的个性演绎(图略)。
4.3强化内在空间逻辑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本体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当代建筑文化内涵的表述,则更多呈现出一种“回归本源”的态势:即倾向于通过对建筑空间本体的深入塑造,来使其获得更为隽永、含蓄、多元的文化涵义。建筑空间以及其形式构成的逻辑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而其思想根源则是源于人们对建筑“形式-内容”间,关系真实性的深刻反思。安徽博物馆新馆以“四水归堂、五方相连”为设计构思意象,方正、简约的建筑形体由布满青铜肌理的实体部分和通透轻盈的玻璃体,相互穿插、咬合构成,形成由内而外的连续转折变化。其空间构成,既突出了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核心辐射功能;同时也隐喻表达了博物馆是历史与未来“结合点”的深层文化命题。
5结语
回望华工院三十年文化建筑创作,我们始终贯彻“两观三性”的创作理念,扎根本国,立足创新,在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上狠下功夫,积极寻求文化内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坚持绿色低碳的建筑设计方向,走一条有中国文化和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建筑创作之路。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