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钢筋质量,强健建筑“骨骼”,三大要点速度get

导言

钢筋在建筑中相当于连接不同部分并起着支撑作用的骨架,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都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钢筋定位

一、基础筏板钢筋定位

为保证筏板有效厚度的控制,在筏板钢筋绑扎时增设架立筋,架立筋施工方式为沿筏板纵向间距1500mm通长布置一根横向钢筋,沿横向钢筋间距1000mm采用一根竖向钢筋加一根斜撑钢筋与横向钢筋焊接连接,钢筋直径同筏板钢筋。

二、地下室抗水板钢筋定位

为保证抗水板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的有效高度。采用马凳钢筋进行支撑。根据底板厚度和钢筋有效保护层,计算出马凳钢筋高度,再进行加工。纵横间距为1000mm进行布置马凳筋。马凳钢筋材质采用HRB400Φ14钢筋,高度=抗水板高度-上层钢筋保护层-上层钢筋直径。

三、柱筋定位筋

1、暗柱插筋采用水平定位箍筋固定,墙体插筋采用定位梯子筋进行固定,固定在板钢筋上,保证钢筋不位移,另外也保证墙体的保护层。

2、框架柱钢筋定位:柱插筋与底板交接处增加定位筋,与底板筋绑扎牢固,防止根部位移;柱截面发生变化时,柱筋弯折点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柱主筋间距均匀正确,在绑扎柱箍筋前先在柱顶端先绑扎直径14mm专用定位柱箍。

四、墙筋定位

剪力墙钢筋的间距、排距采用竖向钢梯、水平钢梯及横向限位顶棍来控制,制作竖向钢梯时,用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级的钢筋焊制,来代替墙体竖向钢筋。水平钢梯安装在模板上口,其上带有钢筋头可卡住竖筋以保证竖筋位置。横向限位顶棍用来控制模板间距,限位顶棍与模板接触段要求平滑,采用无齿锯加工。

五、主楼楼板钢筋定位

为解决楼板上层钢筋易被压塌、踩塌的现象,保证板负筋位置及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问题,该工程主楼所有楼板钢筋,均采用成品马凳钢筋进行支撑。根据底板厚度和钢筋有效保护层,计算出马凳钢筋高度,再进行外加工。马凳钢筋材质:马凳主筋采用直径6.5mm钢筋,马凳脚采用直径4mm钢筋,高度=板厚度-上层钢筋保护层-上层钢筋直径-下层钢筋直径,纵横间距为1000mm。

建筑基础及主体结构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

(1)机械连接的安装。现场安装钢筋机械连接时先将套筒安装至已固定的一端钢筋上,然后安装另一根钢筋,用力矩扳手进行上劲,安装完成后保证套筒两端外漏丝扣基本一致,一般要求0~2倍的螺距,同时满足JGJ 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扭矩要求。

(2)搭接或是焊接钢筋的安装。电渣压力焊接头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2)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3)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 倍,且不得大于2mm。

(3)受力钢筋的安装。受力钢筋应按照图纸或是规范要求的型号、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要求进行安装。

(4)附加筋的安装。1)凡在板上砌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增设加强筋(图纸中另有要求除外),当板跨L不大于1500时,2根直径12mm钢筋。当板跨1500

止水钢板的安装

止水钢板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安装,止水钢板连接处采用焊接,焊接方式为满焊,焊接时注意调整焊机电流,以免电流过大造成对钢板的损伤,焊接完成后除去焊渣,观察焊接质量,是否存在沙眼等问题,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修复。

施工质量要求

1.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位移,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均等质量通病,本工程拟在结构施工阶段墙、柱钢筋绑扎时,上口设置钢筋定距框,以控制墙、柱主筋全部到位,保证保护层完全正确。

采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专用定位卡子代替传统砂浆垫块,保证钢筋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墙体、柱插筋除采用箍筋、水平筋加固外、还采用定型水平定位箍筋将墙、柱钢筋固定,确保钢筋的位置。

墙体、柱钢筋根部、上口增设定位钢筋、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面宽度和钢筋位置。顶板下铁保护层采用新型圆柱垫块,该垫块与传统砂浆或“H”型塑料垫块相比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易移位)且经济、快捷等优点。

2.钢筋绑扎质量控制

(1)接头位置、搭接和锚固长度控制。1)钢筋接头位置须保证同一截面接头数量要求,对长短不一的接头位置进行调整。2)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最小长度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在受力较大处设置机械连接接头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内,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的机械连接接头,不宜大于50%。

(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钢筋绑扎完毕后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质量标准的列项进行检查,实行质量三检制。纵向受力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连接方式检查和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接头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为观察。

六大质量通病防治

一、柱、墙主筋位移

(1)根据柱截面、配筋特征(根数、直径、间距)分类,每种配筋类型做一套模具式定位箍筋,套在柱头部位并绑扎牢固,使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均得到有效控制。

(2)暗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暗柱顶加设一组定位箍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定位箍筋,以便周转使用。

(3)为保证墙体钢筋横平竖直、网眼尺寸及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板面以上200mm处设置水平梯子筋定位竖向钢筋,该梯子筋不得代替水平钢筋,可周转使用。

(4)墙体水平筋位置用竖向梯形定位筋控制,每道墙不少于1道,长墙每5m设1道,其余部位钢筋骨架的外侧必须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按规定绑牢。梯子筋端头涂刷防锈漆,防止后期刮腻子出现锈点。

二、钢筋松扣和脱扣

(1)严格采用八字扣顺序绑扎,容易松脱的部位应采用十字扣绑牢,绑丝采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绑扎牢固,成型后应加强成品保护,免受冲击荷载。

(2)在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和两端均应绑扎牢固;双向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进行绑扎、不得跳扣;直径12mm以下钢筋应采用22号铅丝绑扎,直径14mm,16mm的钢筋应采用20号铅丝绑扎,直径18mm及以上钢筋应采用双根22#铅丝绑扎。

三、钢筋保护层超差或露筋

(1)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确定梁、板垫块厚度。垫块不得混用、乱用,常用垫块基本种类。

(2)对砂浆垫块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垫块强度不应低于M20,尺寸宜为40mmx40mm,间距不大于1m,垫块上预留18号绑扎固定铅丝,对塑料垫块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用铅丝固定,不得采用碎石片等代替垫块使用,不宜使用大理石垫块。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采取有效固定措施,并搭设供浇筑人员行走的施工通道和操作平台,禁止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踩踏。振捣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振动捧不得随意触及钢筋骨架或垫块。

(4)地下室顶板等需作板底保温的混凝土构件,不得将保温板直接铺在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后粘保温板方法施工,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梁面或梁底多排纵筋排距超差

(1)使用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筋作为分隔筋,以保证梁的上下两排纵筋之间的净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分隔筋设置要求:一排、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紧贴,用十字扣绑牢。梁面起始分隔筋设在距支座0.5m处,中间部位每隔3m设1个;梁底初始分隔筋设在距支座1.5m处,中间部位每隔3m设1个;上述分隔筋每跨不少于2个。在纵横梁、主次梁相交钢筋相互穿插处,不设分隔筋。

五、主次梁、梁柱节点处钢筋位置超差

(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绘制主次梁、梁柱节点钢筋排列二维或三维详图,确保合理的绑扎顺序,根据板、次梁、主梁和墙、柱的实际截面,按钢筋排列的位置,计划好主次梁交叉处的主筋、箍筋的穿筋和绑扎次序,然后按方案进行绑扎。

(2)主、次梁交接处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加密,一般设计要求主梁附加3道间距50mm的箍筋。

(3)绑扎梁、柱核心区钢筋时,先插梁的底筋,然后绑扎柱箍筋,再插梁上部钢筋。

(4)框架梁与柱侧面齐平时,如设计无说明,柱主筋在外,梁主筋在内,可将梁外侧纵筋按1∶12缓斜度弯折入柱,梁箍筋应做相应调整。边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附加12mm的构造筋,防止混凝土开裂。

(5)梁、柱节点核心区内,柱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加密,计算核心区需要的柱箍筋数量,不得遗漏。

六、现浇楼板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超差

(1)板上层钢筋安装,应使用能够稳固支撑、保证上层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钢筋马凳。钢筋马凳的规格、数量及间距应根据保护层厚度、上层钢筋的直径在施工方案中予以明确,厚度较大的基础筏板或楼板,特别是转换层楼板,钢筋马凳规格及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确保强度、刚度满足要求,一般纵、横向的间距不大于1m。

(2)板上层钢筋应与分布钢筋绑扎牢固,形成钢筋骨架,防止钢筋位移。对现浇空心楼板,应采取防上浮措施。

(3)进行楼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与负弯矩筋相分离的施工通道,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或将施工机具(布料机、泵管)压在钢筋上。

(4)绑扎板筋时,模板应提前进行预检。绑扎板钢筋时应通长拉控制线或在模板上弹控制线,绑扎采用十字扣,绑扎完一段后进行微调,将偏差的部分调整到位。

以上就是稳固钢筋质量,强健建筑“骨骼”,三大要点速度get相关介绍,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欢迎登陆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