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成宠儿 住建部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部品部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

装配式建筑模式

一、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已广泛建造装配式建筑,而目前我国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可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时、节省人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环保的目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可有效利用资源能源,符合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大幅度降低模板、水、砂、石、水泥等材料消耗,减少模板和脚手架用量;钢结构建筑可做钢材储备之用,拆除后还可循环利用;木材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自然降解,木结构建筑生产和使用过程能耗较低。

(二)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现场砌(浇)筑方式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能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有效降低建造过程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助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提升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

装配式建筑以制造业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方式和现代管理及信息技术,统筹工程设计、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等产业环节,将传统的现场“粗放”作业转变为工厂化、产业化、装配化的“精细”制造,生产效率综合提升、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有效保障,全面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四)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化解过剩产能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举措。以钢结构建筑为例,每新增1个百分点的钢结构能够新增用钢量约370万吨。同时,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长,产业分支众多,发展装配式建筑能够催生包括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专用设备生产企业等众多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再造和增加就业,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装配式建筑模式

二、装配式建筑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多年来,随着政府积极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标准完善相结合,初步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部品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为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十二五”期间,全国有10余个省级政府成立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专职管理机构,有30多个省级或市级政府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配套行政措施,在土地出让、财政补贴、税收金融扶持、成品住宅和工程试点等方面进行了政策探索。各地以试点城市为带动,近年来已完工和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二)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部品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应用,设计、施工与装修一体化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屋面、外墙一体化保温节能技术和产品日益丰富。出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各地也出台了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文件,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试点城市和产业化基地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国有13个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包括两个产业化园区),培育了57家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完成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项目支持,培育了市场,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市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建筑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日渐短缺,从客观上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和施工企业自发研究、探索和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正在吸引更多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企业聚拢,形成产业链条上企业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的格局。政府的市场化引导措施正在发挥成效,地方政府依靠政府投资工程为装配式建筑提供市场需求,通过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和引进企业,培育部品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装配式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

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内生动力,认准目标,下定决心,多措并举,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的目标。

(一)制订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

研究制订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落实重点任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推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编制“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纲要,提出装配式建筑“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实施路径和组织保障等,引导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强制推广装配式建筑。

(二)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创新

一是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研发和推广。重点研发和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的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等以及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研究推广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成熟的施工工法。

二是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产品标准。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施工、室内装修和验收管理一体化发展,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加快装配式建筑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部品部件技术体系发展,积极引导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建筑装饰部件等部品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与应用,重点引导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等住宅部品集成化发展,完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标准体系建设。

三是推进装配式建筑管理创新。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采购的深度融合和统一管理,同时优化项目现场管理方式。

(三)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围绕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全链条塑造生产基地企业的上下游延展能力,注重产业布局均衡,助推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规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形成完整有效的供给。依托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四)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试点示范

做好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与引导,通过示范试点项目推动装配式建筑及相关部品部件发展。做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试点工作。大力推广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应用成熟的技术体系,提升技术、产品的集成化应用水平,提高房屋的整体建造质量和水平。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以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为突破点,重点在钢结构应用基础条件较好、抗震设防等级高、钢铁产能集中地区开展推广应用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我国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水平和应用比例。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组织开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工程应用试点工作,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低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推进多层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在以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地区、旅游度假区重点推广木结构建筑。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明确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享受国家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项目优惠政策,列入节能减排综合财政政策支持范围,部品部件纳入国家节能环保目录。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优先保障装配式建筑产业用地。加大装配式建筑科研和推广工作资金投入,给予装配式建筑城市建设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等优惠减免政策等。加快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营改增步伐,经过统一认证的装配式建筑部品生产企业视同建筑施工企业,一并纳入营改增范围。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和有关企业、消费者实行优先放贷、利息减免、首付优惠等政策。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