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通病防范、处理、控制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质量通病,保证工程实现创优目标,贯彻我公司;信守合同、保证质量、优质服务,为业主提供满意的建设工程产品;的质量方针,必须把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质量通病的多发区,应严格质量控制,制定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实施程序控制使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责任制,严格按质量保证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实施,对建设单位负责。
(3)本工程工序较多,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高,分部分项工程必须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标准。
(4)所有关键、特殊工序必须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
(5)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6)建立材料、设备报检制度,对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要有完善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按规定需复检的材料经复检和报业主、监理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7)建立施工生产例会制度,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8)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的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
(1)蜂窝:加强商品混凝土的验收关,混凝土要均匀,坍落度适合。
混凝土要分层下料和捣实,振捣要均匀、密实,防止漏振,模板缝要严密,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漏浆及时整改。
(2)麻面:模板清洁,无粘结的硬水泥砂浆等,浇注前模板浇水湿润,板缝封堵严密。混凝土分层捣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3)孔洞: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预留孔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
(4)露筋: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正确。钢筋过密时,适当调整石子粒径。浇注高度大于2m时,加串筒或溜槽下料。操作时严禁踩踏钢筋,必要时需加以修整。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碰坏混凝土棱角而露筋。
(5)缺棱掉角:竹、木模板至混凝土浇注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模板拆除时,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应具有1.2MPa以上。加强成品的保护。
(6)表面不平整:按操作规程,混凝土浇注后,根据水平控制标用抹子找平压光,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上人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强度不够:水泥必须具备合格证及复检试验报告,合格后方能使用,过期水泥严禁使用。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试验配比要求及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计量。各项施工应有混凝土浇注方案,保证混凝土后期增长强度。认真做好混凝土试块加强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8)裂缝:
1)混凝土收缩裂缝: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孔隙率和砂率。混凝土振固密实,减少混凝土收缩量。混凝土浇注前润湿模板,浇注后加养护。高温、大风、干燥时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措施。当发现裂缝时及时压光处理,对于终凝时应注浆处理。
2)混凝土沉降收缩裂缝: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能过大,捣实要充分。截面相差较大混凝土构筑物,先浇注较深部位,静置2h左右,沉实后继续浇注混凝土。
3)凝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提浆不宜过厚,以能够满足操作抹干为原则,避免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面刮平。
4)干缩裂缝: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大要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控制使用过量的粉砂。加强混凝土二次抹光工作。加强混凝土养护,露天混凝土避免曝晒,并定时洒水湿润。
5)温度裂缝:对于具备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加强监控,延长保温及拆模时间,控制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
2、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
(1)组砌混乱:
砌筑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必须按交底规定的组砌方法摆砖砌筑。
(2)砖缝砂浆不饱满:
在水泥砂浆内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的5%~10%的粉煤灰,以改善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同时应避免干砖上墙砌筑。
(3)水平灰缝不直,墙面不平
砌筑前应立皮数干,砌筑时应挂线,以达到灰缝平直、均匀。
3、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
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1)抹灰前对混凝土、砖墙基层表面明显不平整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
(2)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不同基层材料如砖墙面与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两边不小于10mm。
(4)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应提前两天进行,每天浇水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10mm。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