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的发展史中,材料在建筑中无疑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不可遮挡的材质表现力、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语言,也让建筑回归到最本色的创作源头。本文通过阐述材料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建筑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材料,回归传统,回归绿色设计,而不是盲目追求奢侈之风。
1引言
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一种印象,在我国建筑的发展就是形式和风格的发展。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往往更偏重于形式和风格的要求。例如出自各级主管、投标的标书,以及新闻媒介的文字中,都在要求保持什么风貌,创造什么特色,造型要新颖别致……这都是向往某种形式、风格的社会促动力。社会的促动和建筑师的内因,为创造新形式注入了思想动力,但建筑师应该超越社会上对建筑形式的不适当要求并超越自己,让全社会都知道,新形式的创造,除了应符合我们这个第三国家的国情国力之外,还要符合建筑的基本目标和原理。要从建筑教育,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改善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内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回归建筑基本目标的问题。
社会要理解建筑,不要出一些我国的国力,建筑师的人力所承担不起的难题。在建筑的发展史中,材料在建筑中无疑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不可遮挡的材质表现力、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语言,也让建筑回归到最本色的创作源头。广义的理解,材料的科学合理运用它不仅改变的是建筑的形式和风格,而是建筑的物质与精神本质。回归到运用材料、回归建筑的基本目标,把事物重新放到原点上,绝不是倒退,而是建筑师思想的解放,这样建筑师才有可能按照客观条件和科学规律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建筑。
2材料的运用
人类的发展史,可谓是一部材料的发展史,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直至今天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翻开人类建筑史,各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和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人类自在混沌初开的原始时代发现材料表现起,材料的运用就以变幻不定的形式给予人的精神升华注人了永不疲倦的兴奋剂,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执著地在建筑中挖掘着材质的表现力。然而对这种材质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使用它的水平高低,且对材料是否具有个人独到的见解,不同材质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审美特征,正是从不同的质地显示其内涵及个性的特殊意义。崇尚个性,追求多元的现代建筑设计,直接从材质美逼近了设计的本质。由于在建筑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对材质本身魅力的关注,材质肌理的独特处理和贴切组合往往是建筑装饰设计成功的重要因数之一。
这一重大的贡献就是重新认识并确定了各种材质本身作为建筑设计所独有的造型语言之一的真正价值。犹如一座宝库被突然打开,装饰语言内涵的潜能迸发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奇丽光彩,建筑师本人的艺术个性亦在其中尽显风流。虽然在使用材料方面前人为我们留下许多经验,但作为现代建筑师不能只满足于搬用固有的方法,而应根据时代的科技潜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材料的特性。西方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在印度的工作,表现出对当地建设条件的尊重,而不是抓抽象的传统符号或推销“舶来品”。
除勒柯布西耶、昌迪加尔的工作外,他的堂弟让奈亥的工作也很值得称颂,他是以一个印度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他说:“我尽可能用砖……也不必忌讳柱子的断面太大或者柱距太密,柱子越大越遮阳,事实上这些构件的形状倒是更接近结构的真实。”表现出设计者对利用当地材料时对普通技术的开放态度。路易斯*康的作品把印度的阳光和阴影简直当成了地方建筑材料来运用,同时又把地方材料砖都给用活了。还有一位出生在英国伯明翰的建筑师贝克,他曾与1940~1944年间在援华的一个外科手术医疗队当过麻醉师,他在印度设计的建筑完全地方化了。
他擅长运用地材料营建低造价房屋,同时又把功能和外观的非常雅典,人们认为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工艺美术品。近些年来,有许多国外建筑师的作品在我国立起。但其中许多令人注目的作品并没有尊重当地的建设条件,鹤立鸡群,小视天下者如金陵饭店之类。有是干脆是舶来品,与当地的需要无关,如波特曼式的共享空间和玻璃幕墙的倾销,香山饭店因它昂贵的造价和用机械模仿手工磨砖以及对优美环境占有姿态而大打了折扣,甚至引发争议。
3材料的语言
现代建筑材料本身的材质作为建筑界面设计中的一种艺术样式,同样具有艺术范畴的基本共性,同时又因其“装饰性”的特质与写实绘画和抽象绘画风格迥异,形成与之相应的逼真,再现客观形象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材料质感以理性的分析或主观的意念为出发点,形成造型的最本质的语言元素:点、线、面。呈现出界于壁挂与装饰绘画之间的相对宽泛的表现形式和一定随意性的语言选择,在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方式。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造型语言构成因素的某些方面是以点、线、面为原理的,但并不纯粹把点、线、面当作唯一的造型语言的母语加以直率的表现。
建筑师通过建筑材料将想象精练、变形、夸张、强化,创造了有别于模拟自然和写实描绘的材料语言。因此概括、夸张、变形也是建筑材料通常惯用的语言形态和创作方法。概括是对自然界的材料去粗取精的提炼,是从审美的视觉对最富感染里的美感因素进行的艺术归纳,是将最具表现力的某些造型特征,从纷杂无序的自然形态中简化为单纯、明晰的形象语言,从而构成建筑设计在造型、色彩、形式、审美等各方面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建筑师感受力即原始的创作冲动和艺术灵感最确切、最生动的表露和悟性升华的结晶。
夸张是在“概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其材料语言因素,使之扩大为造型的主要语汇,直接决定着作品的主题形象和与众不同的精彩程度,夸张以美为原则,这不仅是装饰美的核心,也是建筑设计夸张的着力之处。装饰作品的夸张,使美的因素更集中、更典型、更赋予感人的艺术魅力。变形决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行为,它受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制约,即依据主观感受展现情感和精神的需要,使其贯注于正在生成的艺术形象之中,从而产生新的生命和艺术个性。
这是超越“自然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的变质。其次,因环境、功能、材质、工艺及造型构图的不同,建筑装饰艺术要因“适”而“变”,化解不利的的制约因素成为艺术创作能动性发挥的潜在条件,随势就形,因材施艺,边被动为主动。变形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才能和智慧的材料语言,而这一切要以自然生动为得体,以情融理为法度,神形俱佳为上乘。
4材料的传承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结构的更新,必然增强人对精神与物质的需求个欲望。建筑的发展同样不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建筑既是个性的又是大众性的,要创造出符合时代步伐的技艺兼备的建筑作品,不掌握时代的脉搏是不明智的,如今材料所引申的意义已不只是我们去直觉地感受和简单地运用,而是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以材料原有属性、材料新的功能和价值加以深层地认识和把握,使材料不仅能在视觉和功能上超越原有艺术的含义,更在观念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
建筑师不仅要锻炼他的眼睛,还要用心灵感受,以便能够检验材料表现与材料语言本身。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师表达设计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对材质美的敏感,对装饰语言的驾驽,对工艺技能的娴熟和最富创意精神的体现,把人类的精神、情感和信念变成了一种可感、可识、可触的物质形象造型,这里面就包含着通过材料的延续性表达对建筑传统精神的继承。印度建筑师对传统形式持超脱态度,他们好象并不在乎自己的建筑是否像传统形式,更注重传统精神与现代材料技术的结合。
建筑师拉•里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切合时说:“建筑师们可以从回顾过去中得到启发,甚至通过与传统模式的对立来证明自身,把模仿外行排除在作品之外。”他所设计的贸易展览综合体,利用一个深厚的结构体系,同时又兼作遮阳设施,尼赫鲁展览馆是另一个精彩的实例,他大部分埋在地下,简直是一个“非建筑”,作者受到尼泊尔绿草如茵的佛教古冢的启发,在相当于二层标高的位置,修建了长满青草的护坡。中央设台阶通向层顶,让到这里来看“尼赫鲁大叔”的孩子们爬上爬下任意戏耍,建筑充满现代意识又有与传统切合的象征含义。他设计的亚运村,所用材料朴实,看上去就是一群低造价住宅,毫无气派可言,与北京的亚运村形成强烈的对照。
其他的建筑师如多西*柯利亚等人,设计了许多学校建筑,他们的作品均有求实得行,并与传统精神想切合的奥妙。由于建筑设计中的材料、语言、工艺等特点,使建筑设计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决定了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们必然抱定永远探索的精神才会取得一些成果。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建筑材料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旧材料的运用、材料的语言及本土材料的传承精神,是建筑师应该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材料中寻求新的契机,如何实现材料的绿色设计的目标,实现建筑的回归,是建筑设计的根本。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