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汉的古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禹稷行宫、晴川阁、宝通寺、武汉革命博物馆等武汉标志性建筑。武汉,简称“汉”,中国湖北省省会。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武汉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武汉的古建筑——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简介:
禹稷行宫(禹王宫),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也是武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
2013年3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禹稷行宫被增补为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的古建筑——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建筑历史:
南宋始建的“禹王庙”
大禹,炎黄子孙都熟悉,是历代公认的水利事业鼻祖。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曾“上会稽,祭大禹,坐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开帝王亲祭之首创,嗣后历代官府和民间祭禹活动历久不衰。
明景泰《寰宇通志》载:原禹王庙“在大别山(即龟山)麓,宋绍熙间(1190—1194),司农少卿张体仁以此地江汉朝宗之会,乃建庙以祀大禹,而以益稷配焉”。而清人胡凤丹在《大别山志》中则说: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司农少卿张体仁督修大别山禹王庙。
两种说法中,建禹王庙的时间虽相距数十年,但都建于南宋,距今已八百余年了。
明朝禹稷行宫
明天启年间(1621—1627),改禹王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八元、八恺等18位传说中的先贤。天启五年(1625年),湖广布政使右参议张元芳为禹稷行宫写了碑记,禹稷行宫之名自此沿袭至今。
清朝禹稷行宫
清同治三年(1864年),禹稷行宫再次重修,改为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精湛民间工艺的砖木结构建。此“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后经历百余载风雨和年久失修,至20世纪80年代初,“宫”内文物遗失殆尽,屋面渗漏,木蛀梁朽,墙体倾斜,岌岌可危。
武汉的古建筑——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建筑特色:
修缮一新的禹稷行宫,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
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
禹稷行宫大殿门两旁窗子下面的槛板上,正中是硕大的圆珠图案,左右各有一龙头张口相向,上面是蝙蝠,下面是双钱,也是横看二龙戏珠,纵观福寿双全。然而这里的“寿”却不是变形字体,而是由硕大的圆珠中的一只鹤(象征长寿)来寓意的。那珠中除鹤外,还雕有一只鹿和梅花及梧桐枝,合起来则为“鹿鹤同春”。大殿下正中的替木上,中间是一轮红日,两边各有一只凤鸟相对而立,摆动着长长的尾翼对着太阳翩翩起舞,这叫“双凤朝阳”。
2013年3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禹稷行宫被增补为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的古建筑——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建筑景点:
楚波亭
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重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
荆楚雄风碑
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禹碑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
碑亭东面的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所刻。
相传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这块石刻被后人称为“禹碑”,由于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嵝蜂,故又称“岣嵝碑”。唐朝时期就有关于禹碑的传说,当时的大文豪韩愈还为此赋诗。但是好多人寻遍衡山却未曾见过此碑。直到南宋嘉定年间这块碑才被人们发现,并被人摹刻于三峡的夔门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禹碑上共有77 个字,文字奇特难识,有人认为是“蝌蚪文”,有人认为是“鸟虫篆”,还有人断其为“篆书”,历代想辨识者众多,但都不能解其中义。虽各家解释都不相同,但都认为碑文大意是: 禹受舜命,坚苦卓绝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至此以后,禹碑闻名天下,被摹刻于全国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晴川阁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会建历尽千辛万苦自衡山摹刻于此,后又摹刻于西安碑林。现在的这块是从西安碑林摹刻于此。历经了百转千回,才得以呈现于此。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武汉的古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武汉标志建筑”、“武汉古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