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德国相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注重研究型、应用型、宽口径、跨学科、国际视野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在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面,可以由此在教育体制,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实施方面吸取德国有益成分,通过有机融合,着力开展工程化能力本科生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
1、工程化能力本科生培养专业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院所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积极改革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注重人才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实践的应用。例如,专业与长安集团建立“3+1”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每年为长安集团输送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100名左右。
2、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打破学科归属壁垒,将与机械学科发展相关的优势学科集中起来,给予学科、教师、研究生及其培养条件等方面足够的支持;将研究生培养资源集中起来,学科专家委员会根据学科发展方向需要,决定每年度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学科方向种类,牵头院系负责落实研究生招生指标、研究生导师,并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予以实施;研究生学术培养落实到项目组,项目组长对本组研究生培养具有直接责任,导师原则上是项目组研究骨干。研究生生源可以是全日制招收的研究生,也可以是从本科生三年级中选拔的本硕连读学生,实行3+1+2培养模式,即:从3年理论与技术知识在校学习,1年进入导师协作团队进行专业提升学习,本科毕业后直接项目组进入2年的研究生学习;对研究生而言,享受到资源共享、深度培养带来的实惠。二、优化课程体系及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制定基础课程教学方案,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专业基础;在教材建设方面,制定合理的专业课程及教材体系,引进或编译优秀的德国机械专业教材,例如引进德国在机构创新方面的优秀著作,如图1;在实践环节方面,制定合理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实验实操课程的计划方案,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打造德国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
通过用人机制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积极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化,青年博士教师“工程化”,工程型教师“博士化”等措施,选派中青年教师以访问学者或进修的方式进入中德学院以及德国高校学习,追踪机械学科研究前沿,熟悉并掌握德国教育教学的相关理念和方法,提高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能力,提升其学术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所顶岗锻炼,深入生产第一线,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强化其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借助优秀的外部教育资源
融合德国元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借助专业共建单位——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中德学院与德国一流大学紧密合作、联合办学,正与德国高校联盟(德国9所一流综合大学)建立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多种培养模式。德国著名高等学府慕尼黑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分别参与了学院三个学部的全面建设。除了获得同济大学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财政支持外,中德学院还拥有近30家中德一流企业资助的基金教席和联合实验室。中德学院的培养模式可供借鉴。另外,聘请相关的教育专家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施在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和对外交流方面提供具有优势资源和平台。
五、建立“人才试验区”
在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一个“人才试验区”,通过引进德国元素,通过各项能力指标一一对应分解到各教学环节,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支撑。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更应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的培养,除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该使学生具有应变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及与社会和工业界的交往能力。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培养,还要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模式,使得学生很融入主流社会文化,在非自身文化环境下实现培养过程。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七、结语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面对当前社会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重新树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引入外部资源,借鉴德国在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特点,消化融合,为我所用,以达到打造机械专业特色和亮点效应。
以上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和探索”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