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霁虹桥位于为横跨哈尔滨市道里与南岗两区的分界点,是滨洲、滨绥铁路跨线桥。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木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
霁虹桥造型以古埃及式方尖碑为桥头堡,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其上各筑有两个较小的桥灯塔。桥下面的柱子上还装饰有狮子头像。在坚固有力的钢栏杆上镶嵌了标志着“飞轮”中东铁路路徽。桥面宽可并行4辆大卡车,分车行道、人行道,桥下则为列车铁道。
建造历史
十九世纪末,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野蛮侵略,并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在修筑滨洲干线工程中,临到交通枢纽地时,发现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原野和低洼地形成的水沟。由于修建铁路,迫切需要将松花江上运来的器材物资转运到香坊地区去,于是就地建了个大型木桥,当时起名为秦家岗大桥。
自1901年10月2日大桥通车起,这座木桥就承担起桥下通火车、桥上行车行人的功能。后来木桥需要维修和大修,根据铁路发展和市政交通的需要,政府决定在原址上修建个永久性桥梁。霁虹桥是一座典型的欧式桥梁建筑,呈弓形,设计师为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施工工程师彼得·谢尔盖耶维奇·斯维利多夫。原为钢结构,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霁虹桥仅建筑费用约三十万元大洋。
名称由来
当霁虹桥1926年11月28日举行落成命名典礼时,参加人有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储镇、中东铁路局长叶木河诺夫、特区行政长官张焕相、东铁督办于云章以及东铁理事会中的中俄理事等人。
由中方理事、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为桥题名,他援引了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句中霁虹二字,定名为“霁虹桥”。
桥梁结构
哈尔滨霁虹桥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1米。桥面呈弓型,中高而两端低。正桥的两端,有对称的塔式建筑。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其上各筑有两个较小的桥灯塔,桥头间带图案的铁栏相联结。
该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上走车辆行人,下走火车。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桥下面的柱子上刻有狮子头像,其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桥梁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势、交通、外观等各方面因素,尤其考虑到行人通行的需求,非常具有人性化功能,步行其上也不觉得吃力。而且,桥梁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了火车道线空间,在国内都是非常罕见的。
文物保护
1986年,霁虹桥被定为一类保护建筑。霁虹桥2004年被鉴定为危桥,但作为哈尔滨的交通要冲,时至今日,霁虹桥每天高峰时间车流量达到6000辆/小时,最高达到8000辆/小时。2008年被定为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设计时速达250公里的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城际高速铁路奠基,霁虹桥成为即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的障碍,专家又提出抬高桥面或降低铁轨来拓展桥下空间。但是,霁虹桥的桥面和下面的桥柱浇筑为一体,无法单独抬高桥面。另外,按照铁路部门的运行要求,火车必须在相对平坦的铁轨上行驶,因此不能降低铁轨的位置。因而,这两种方案也未能成行。
哈市政府有关部门召开改造方案论证会,认定霁虹桥不再具备维修价值,决定拆除老桥后,对其进行原样式、原材料、原位置的“三原”改造。
但是文物专家、建筑专家认为霁虹桥是非常珍贵的历史建筑,必须原貌保留。以往曾有几次针对霁虹桥的检测和论证,都是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政府和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保护霁虹桥。可以对它进行加固、维修。有专家指出,如果说它的存在给现今哈尔滨城市交通带来了一些影响,可以考虑另架一座桥。如果因建城际电气化铁路而重建霁虹桥,那更没有必要。重新建造霁虹桥,桥拱的高度仍然成问题。霁虹桥作为1997年公布的哈尔滨市第一批保护建筑中的一类保护建筑,如果涉及到城际铁路这样的重大工程,不管有什么样的施工设计方案,都要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保护建筑保护街区条例》的规定,必须保持原有历史风貌,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009年,哈尔滨市文保部门向国家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滨洲铁路桥、霁虹桥、香坊火车站、原中东铁路局石头房子等25处建筑或遗址群纳入申报名单之列。
2012年,经过三年的申报,凭借文物要具有建筑风格独特、保存现状良好、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三大国家评判标准,最终滨洲铁路桥、霁虹桥、香坊火车站、原中东铁路局石头房子统一作为中东铁路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通过审评。
2013年6月,霁虹桥作为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座受法律保护、又承担着哈尔滨市主要交通职能、且是危险建筑的文物桥梁。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