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太液池东岸的古桥,转弯来到北岸,沿北岸的景点中古桥也不少。靠东边的是北海公园最美的园中园,称静心斋。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用了两年时间建成整体园林院落,是帝后休憩之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对此园进行了修缮和增设,并多次来园享乐。据《三海见文志》记载:“静心斋,清代原名镜清斋,门内旧额犹存,中华民国二年(1913)始改为静心斋,新额悬于门外。”
静心斋建筑布局紧凑,整个院落占地面积9308平方米,院落空间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景区,主要建筑有镜清斋、叠翠楼、枕峦亭、沁泉廊、罨画轩、焙茶坞、抱素书屋、韵琴斋等。园中假山是用来自江南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山中叠石岩洞,山间曲径幽深,山上楼廊起伏,山下小桥绿水。整个园中形成层次分明,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空间艺术效果,又称“乾隆小花园”。静心斋内水面积占整个院落三分之一强,不大的水面上有三座古桥,小玉带桥、沁泉廊桥、青石板五折曲桥。三桥结构不同,造型各异。
小玉带桥位于抱素书屋正北水池上,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桥长7.8米,宽2.65米,建筑面积19.78平方米。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白石砌拱券,花岗岩桥身,桥两侧装有12根圆宝头莲花望柱和10块镂空浮云宝瓶护栏板,桥上四只靠山兽各占桥护栏的一端,雕刻精细,造型大气。传说靠山兽也称叭嗄或望天吼,是龙的第六个儿子,叭嗄蹲坐姿势,张着大嘴向天吼叫,背靠镂空山石坐在桥头,使石桥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桥坡有30——40度,上下桥显滑陡,起初桥面石板为剁斧做法,1977年修缮加固栏板、望柱时,还将光滑的桥面改为礓礤桥面,有利于人们上下桥。站在桥上四周观望,山上回廊起伏,山间树木参天,灌丛盖地,水中建廊桥和殿堂,真是富丽堂皇中带有江南水乡韵味。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