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也是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因此采取适当的手段,实现有效的控制是提高安全管理的真谛。
刻苦努力 “学”和“做”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安全意识,保证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
学习法律法规,做到遵章守纪
常言道“无知者无畏”,不经过学习就不知道恐惧,不学习规章、制度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把习惯和经验当规范,出现习惯性违章而茫然不知所措。
规章和制度具有导向性,就是对各岗位人员的行为加以引导,明确告诉各岗位人员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就是鼓励各岗位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或反对其他偏离规范的行为,尤其是对习惯性违章,只有学习了规章制度,才能意识到那些行为是违章的,才能杜绝这些违章行为,保证规范作业,保证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通过明确责、权、利来引导各岗位人员的行为意识,通过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可以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明确行为的标准理念、形成团队的大局观念,逐渐影响、修正各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使其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体员工必须对规章制度常怀敬畏之心,不许轻慢,更不能亵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习技术知识,做到会干肯干
就好比一个人掉进河里,你没有游泳知识和本领怎么去救人,同样设备出来问题,你没有专业知识和检修维护能力,怎么去工作,怎么去发扬你的主人翁精神,因此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学习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做到会干能干,以技术求发展,以责任保安全。
没有责任心就会导致工作不用心,往往是就工作而工作、就做事而做事,呈现出一种机械、重复和被动应付的状态。在具体工作中,看不出问题,找不出原因,拿不出措施,是最大的问题,还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在完成任务时,容易出现敷衍了事,执行不到位、贯彻不彻底的现象。因此有强的工作责任心,才能用心去工作,在工作时就会用巧力、想办法,创造性地干,才能具备主动积极的工作意识;在工作标准上追求完美而不是简单的完成,在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不足、找出原因、拿出办法,才能具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说,增强工作责任心,用心去工作,工作才能做好。
学习事故案例,做到举一反三
每一事故的发生,都会暴露出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查勘不彻底,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因素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学习,了解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违章、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技术匮乏”等问题,杜绝蛮干、图省事、怕麻烦、存在绕幸心理等发生事故的必然因素,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改正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纠正措施执行力差,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在消缺中不及时、不彻底,巡检工作不认真等情况;杜绝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危险因素分析控制措施形同虚设;解决对设备认识有限,尤其是设备设施的新技术了解不够透彻,个人的知识、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问题,做到吸取事故教训,针对性检查治理,提高设备可靠性,提升管理水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事故案例目的就是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没有主动学习就得不到启发,没有认识事故的危害性就得不到举一反三,因此做到举一反三,强化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学以致用,把措施落到日常工作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学习应急预案,做到果断处置
应急管理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机组安全运行。以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障设备不被损坏,保证机组稳定运行。作为公司的一员,每个人都应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安全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要及时,不容懈怠。首先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其次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然后依照科学,依法规范。通过学习掌握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才能保证人身安全,保证设备不被损坏,尽大可能的降低损失。正确而迅速的应急处置,不仅能防止事故扩大,还能减少设备损失,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应急人员受到伤害。
持之以恒“查”和“改”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在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既要管好各个安全生产环节,又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哪个环节管不好,什么时候放松,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有了这样的危机感,就会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去抓,每个环节毫不放松地去抓,持之以恒的去管,只有这样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
查制度措施,定期修订完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这样一个朴素而重要的思想,可能没有人会认为它不正确,但它却一直在生活中被人们不应该地忽视了。制度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依据,如果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就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意识,那么我们根本不必辛苦地教导他们如何规范行为。
随着科学发展,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组织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度要被不断地修订、更新、废止,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制度的完善修订是其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均衡的结果。现实情况的变化是不断地进行,所以制度本身也不断演变,从而制度也需要定期修订。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又进一步使制度得到自我强化。
查设备隐患,完成有效治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是指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坚持隐患排查,迅速消除安全生产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隐患排查的原则。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不佩戴防护用品、不按规章操作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作业工具有缺陷、设备带故障运行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狭窄、恶劣天气等;管理缺陷,如制度不完善、无专项措施等是安全生产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隐患的危险,我们日常说的并不少,但是在很多人内心深处,仍然不把隐患当回事,因此在治理中就会打折扣。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把隐患和违章消除在萌芽状态,隐患得到了治理,违章得到了遏制,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才有保障。
查装置违章,实现本质安全
装置违章是指工作现场的环境、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不符合相关规定及反事故措施,不符合保证人身安全的要求,不能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切不安全状态。
装置性违章查处是一个复杂而持久性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不断的技术革新,完善系统保护功能,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
比如“汽轮机振动保护”是汽轮机轴系振动故障预防的重要保护,尤其在启动中非常重要。汽轮机实际冲转中出现的轴振突变导致停机的故障较为多见,其原因多是由于刚起机时机组缸体膨胀不畅,导致机组存在碰磨;或在冲转临界转速区的相互耦合导致振动瞬间增大等。因此汽轮机振动保护的可靠投入,可避免轴瓦烧毁、动静摩擦、转子弯曲、汽轮机飞车等重大事故,极大保护了机组的安全。
查异常故障,吸取经验教训
设备异常故障的发生按照“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也叫“1:29:300法则”,即 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所以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要持之以恒的统计分析异常和故障,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在统计汇总异常和故障的基础上,分析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提出故障排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制定防类似故障的安全措施,为防止同类故障发生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尽心竭力 “学”和“做”,持之以恒“查”和“改”,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不断的改善,使人员安全意识全面提高,设备运转稳定可靠,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真正做到了制度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作业程序化,改进持续化。沿着永无止境,创造一流的轨迹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