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质量建立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应实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质量管理方针。重点抓好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与事后验收三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一切依据数据和书面记录说话,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的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动态监控。在施工管理中,针对“重点部位”加强质量监管,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跟踪监测,以有效实现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事前指导明确质量标准,事中检查发现问题,事后验收确保整改到位,在整个施工阶段落实动态的质量管理措施。加强对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控,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跟踪,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合同管理

监理方入场后,首先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了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检验制度、质量考核机制等,并督促施工单位把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仔细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材料、设备质量,杜绝质量隐患。

根据工程特点、合同质量要求、建设方需求以及施工方资质,明确监理质量监管的目标和标准,规范监管内容和职责权限,制定标准化的监管工作流程和程序。

二、加强事前质量预防控制

1. 检查、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质量

要求施工单位从人员、管理、检测等方面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材料的技术指标。对钢筋、水泥等多渠道材料,每批入场前均进行双重检查(持有质保书和检测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得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应及时退场。将钢筋焊接产品质量检查作为重点,采用目视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外观质量并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验收。混凝土材料方面,检查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核对混凝土配合比,检验计量工具的准确性,评估浇筑方案和程序的合理性。如发现任一环节不符合规范,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2. 实施“三检”全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召开施工和监理相关人员质量会议,强化质量意识,要求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均执行“三检”(自检、专检、监理检),并由质检员签字确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监理发现施工单位未执行“三检”,应拒绝该工序验收。监理通过巡视、抽查等方式对“三检”结果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3. 严格验收隐蔽工程,及时发现和整改质量隐患

对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施工单位自检合格,专职质检员复查签字,填写验收表提交监理。监理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核对资料、标高、尺寸等,要求质检员实际检验后签字,监理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整改后监理方可复验复核。

三、加强过程质量动态控制

施工过程中,监理要从静态检查转变为动态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管理力度,做到监理“五勤”

监理工程师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熟记施工图纸,明确重要部位;认真记录处理质量问题;经常巡视现场;提醒施工方易出错的问题;熟记设计图纸,动脑筋保证质量。工作要做到严格、准确、细致、实干,对重要部位实施全天候监管。

2.工程中抓重点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理由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

3. 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砼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事后质量验收是质量控制中的最后补救措施。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或重大隐患,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工程停工整改令,要求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完成质量整改。监理单位应配合相关方面提出可行的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解决,既保质量又不延误工程进度,避免经济损失。

对重要工序,应事先绘制详细的施工流程图,如混凝土浇筑的程序工艺图,标明各步骤的顺序关系。这对事后质量事故分析原因具有重要作用。发生质量问题时,监理工程师应着眼解决问题实质,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意见或方案,而不再纠结事故责任归属。这可以促使施工单位不回避问题,与监理方通力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