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长360米、宽30米,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简介
天坛丹陛桥丹陛桥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南低北高。丹陛桥平坦宽阔,中心墁白石,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状,昔日祭典时此路为神舆行经之路,称为神道,神道左右为城砖海墁,供帝王大臣行走。
丹陛桥桥东有一方形砖台,称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栏杆,是皇帝祭祀时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举行祈谷礼时,先在此台上支搭圆形幄帐,称为“幄次”,通称“小金殿”,是个活动的房屋。皇帝由斋宫到祈年殿行礼,先到这“小金殿”中更换礼服。明朝皇帝到这里时,还要脱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礼。这表示洁净,不将微尘带到神坛上。脱鞋以后,所经过的神路(即丹陛桥)便是铺满棕毯的走道了。这条宽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
大道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进牲门,每次祭祀,都用黄绒线将“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门关。
构成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 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 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由来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一长360米、宽29.4米的砖石台基。“丹”意为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之所以又称“丹陛桥”是因为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丹陛桥南端高约1米,北端却高约3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一是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是表示升天不仅要步步登高,而且要经过漫长路程。由于是升天之路,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称“神道”。神道两侧左为“御道”,右为“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修缮
14万块城砖打造出丹陛桥的清末原貌。
1976年丹陛桥改建时,桥面城砖被拆除,代之以水泥方砖。2007年6月8日至9月30日天坛丹陛桥进行了恢复历史原貌的修缮。修缮工程根据旧有的照片和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城砖海墁的传统形制、材料和工艺,恢复其历史原貌。本次整个工程占地24231平方米,用砖量达14万块。
功用
现在的祭天仪式每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2月6日至11日)间举行,总共有288人参加这场大规模的文化展演,表演总时长达90分钟。
其中,“祭天仪仗”展演在丹陛桥上举行,“祭天乐舞”展演在祈年殿院内举行,“天坛古乐艺术”展演在神乐署凝禧殿举行。展演活动在服装道具、礼仪规制等方面都尽量遵循了清代“祭天”大典原貌。为了将该活动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管理处对祭祀音乐、旗帜、礼器等内容都进行了进一步考证。
活动具体时间为:“祭天仪仗”展演在每天上午10时、下午13时30分开始;“祭天乐舞”展演每天上午11时、下午14时40分开始;“天坛古乐艺术”展演每天上午9时、10时、11时,下午13时30分、14时30分、15时30分开始。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