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建筑

深圳城市建筑——大鹏所城

一说到深圳城市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弘源寺、赤湾天后宫、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深圳标志性建筑。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深圳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深圳城市建筑——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简介:

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占地约11万平方米。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大鹏所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成立了一个以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为宗旨的“大鹏古城博物馆”。

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八大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原有居民大都移民香港、荷兰或英国。村民在这个村说大鹏话。著名的历史文物是龙井,赖府,刘府,四个城门,等等。

深圳城市建筑——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建筑景点:

1983年5月30日大鹏古城南门、东门、刘起龙墓被公布为第一批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6日东山寺石牌坊、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大坑烟墩、赖太母墓、振威将军赖恩爵将军墓等被公布为第二批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7月27日大鹏古城被公布为第三批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29日大鹏古城被公布为第三批广东省级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大鹏古城被公布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17日大鹏所城所在的鹏城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3月2日大鹏古城博物馆设为龙岗区直属事业单位,由大鹏街道代管。大鹏所城-城内景点。

城门楼

大鹏所城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面广六尺,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东、西、南三面环水,濠周迥三百九十八丈,阔一丈五尺,深一丈。”(见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城池条)。大鹏所城自建成以来,经历多次战火和风雨沧桑,曾多次修葺: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八月二十一日,一场罕见的飓风袭击了大鹏城,毁坏了城楼四座,城角窝铺四间,雉堞五十八个,后知县李可成、大鹏营守备马玉成等捐助修复。康熙二十年以后,城里建筑日渐朽破,各任知县相继修补,但终因年深日久,“东、南、西、北四座城楼及城墙、马道、垛子日渐倾圮。”

近百年来,大鹏所城没有驻军,成为一处民居。古城更是日渐倾圮,城楼、城墙等在五十年代被毁坏严重,而且还经历了日本侵华和十年文革的大规模破坏,古迹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残垣断壁。现古城雄姿依旧,除北门在万历年间被堵塞外,大鹏所城尚保留有东、南、西三门及东北部分城墙。

将军第

位于古城南门街内,是一座清代中叶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群,是清道光年间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的府第。该府第呈不规则梯形,东墙长18米,西墙长30米,宽30米,计建筑面积510平方米,门首横额匾题“将军第”三个楷书。将军第平面布局为侧门内进,当心间为住宅,三进三间,二厅一天井六厢房。左为后院,内有前后厢房四个,天井一个。前有长廊,当心间与后院有门相通,地面铺砖。墙石脚青砖结构,木架梁、石柱础。屋顶结构为硬山顶,中有灰脊,檐板雕刻花鸟草木、人物故事等题材画。将军第保存完好,整体布局如旧。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将刘起龙将军第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城市建筑——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建筑历史:

位于大鹏所城内赖府书房里的四个展厅。展厅一:源远流长, 大鹏所城“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化而为鸟,其明曰鹏”—庄子《逍遥游》。展厅二:海防重镇,“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康熙靳文谟《新安县志》。展厅三:抵御外侮,建城以来,大鹏所城在明代反抗倭寇和葡萄牙入侵、清代抗击英殖民侵略者。展厅四:鹏城英杰,为抗击外来侵略和守卫这座海防重镇,多少英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深圳城市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深圳古建筑”、“深圳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