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运行进程加快,我们的企业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在知识经济和创新加快的当今时代,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创造“世界级质量”,创新全球化市场,不断提升科技与质量水平。创造“世界级质量”,就是要把质量生产、形成到实现的全过程,真正地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之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地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实践证明,企业靠市场,市场靠产品,产品靠品牌,品牌靠质量,全面涵义上的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二、我国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材料的应用方面
材料费占据建筑生产成本的极大部分,个别大型安装工程材料费占的比重可达70%,并且材料的使用贯穿建筑生产的始终,因此,新材料的应用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我国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都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例如在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上,国外早已在研究和使用1000号以上的混凝土,而这些工作在我国才刚起步。
2.施工机械的应用方面
建筑施工机械化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不仅在大型、特种施工机械设备上与国外有很大差距,而且在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保证质量稳定的小型手工机具的机械化程度上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有资料表明,我国建筑业技术装备的投入人均约6000元,而发达国家的人均投入约6000美元。
3.施工工艺方面
我国在某些施工技术上能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深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大型结构和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施工技术却很少涉及,更多的只是对普通工艺进行重新组合与改进。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忽视对施工工艺的总结与改进。
4.施工项目管理技术方面
我国的建筑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经营,依靠的是劳动密集,管理技术比较落后,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很多新的管理技术没有普及。譬如,作为现代项目管理技术的主要工具的计算机,在施工管理中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的甚至只是做个样子或者是当打字机使用,没有真正构建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项目管理网络技术。
5.施工队伍不稳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现场求市场、求发展,“质量第一”。然而,“质量第一”绝不是空泛的一个口号,而必须以“第一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从施工生产的第一线出发,严格按ISO9002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真正有所保证、有所提高。
三、建筑企业以质量打造品牌的措施
(一)以TQM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产品质量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严格市场准入。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
3.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4.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5.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人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加强企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
(二)以人为本;通过激励员工保证产品质量
发展质量,提高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为增强施工技术力量,企业应在施工间隙组织“规范、标准”讲座,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质量培训。
2.对各级员工进行贯标意识、观念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懂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质量对于整体质量保证水平的影响和重要性,真正按规范要求实施运作,按程序要求作好记录。
3.大力营建、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承的。从企业文化的内涵来看,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理念是员工在共同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人性化的理念。建筑企业一线员工大多数生活单调、贫乏、缺乏精神支柱。对此,建筑企业培育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应从物质层有形化入手,从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做起,关心他们的生活,用一个“情”字去感召他们。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员工整个精神状态都将会发生转变,同时企业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对人力资源不断开发和管理使员工潜能得到释放。企业为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整个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
(三)技术创新;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1.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筑企业应大量引进和充分利用世界上已有的成熟技术,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投资风险,迅速提高科技水平。但引进技术必须立足于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要注重实用和实效。在技术引进后,要及时进行消化吸收,只有做好消化吸收,才能使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同时,还应逐步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提高改进和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2.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目前我国建筑业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有限,只有通过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教训和技术成果,逐步积累自己的技术能力,才可能赶上或超过先进水平。同时,模仿创新可以减少研发和探索的风险,回避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技术的扩散,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但模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要避免侵权,模仿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培育自身的自主开发能力。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研究开发,实现技术创新。这是一种主动而又高投入、高风险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有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并有很强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和迅速将成果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必须有很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我国一些资金和人才力量雄厚的大、中型建筑企业更适合采用自主创新战略。
4.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规则,合作的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合作创新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消除了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分担成本并分散风险。在我国,建筑企业一般的独立开发能力较弱,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是技术进步的迅捷方式。与研究所、大专院校合作共同加快研究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并保证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双方的双赢局面。
(四)质量文化;将注重产品质量的观念融入企业文化
1.企业的最高领导要重视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工作,要做企业质量文化的创造者。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行为表现、对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认识以及对用户的重视程度等,都受最高决策人,即企业的最高领导的影响或左右。如果企业的最高领导都没有牢固的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战略意识,没有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和思想,是不可能引导和影响企业全体员工树立这样的质量意识和思想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从最高领导作起。
2.要加强企业全国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和技术素质。企业员工是企业质量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强调“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当代社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对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市项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持续提高为最主要目标的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必须重视企业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和技术素质。在企业全体员工中树立起牢固的“质量第一”的思想,从思想上明确实施质量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地位。要在企业树立起质量参与意识。
3.质量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和组织文化,还注意加强质量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质量责任制。
4.质量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要从以纪律、法规、制度约束为主的外在管理向调动职工的内在积极性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化,要强调“以人为中心”,创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和激发群众性创新热情的文化氛围,并通过抓好促进人才发展这一企业文化的重心,去带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
(五)ISO9000质量标准;依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在针对旧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确保质量体系的真正有效运行,并非易事。随着全社会对ISO9000族标准的宣贯,大家都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即认为只要贯标,取了证,企业就进行了质量管理。从一个现代企业的角度来看,执行ISO9000族标准,应该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众所周知,ISO9002是一个外部质量保证标准,而ISO9004则是一个内部管理标准。我们要真正做到“每个工程,每项服务,都让顾客满意”,只有内抓管理,从粗放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对其操作人员、机具、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测试手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与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做好验证记录。
其次,对公司质量体系作财务考虑,即对质量体系活动作财务报告。我们知道,一个完善的质量体系,是在考虑风险、费用和利益的基础上使质量控制最佳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紧紧地围绕提高质量与经济效益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活动,向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断靠拢,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竞争力。
四、结论
建筑企业要深化改革,必须转变管理机制,要从粗放型质量管理向集约化质量管理转变。只有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抓质量来提高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获得用户和企业的满意,达到建造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