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的西四往东,有一段古老的街叫文津街,北海大桥就坐落在文津街东头。不论是乘车还是走路,都能在北海大桥上游览一番。北海大桥靠在团城旁边,是中南海与北海的分界桥。桥为九孔连拱石桥,明清时期称金鳖玉炼桥,也称御河桥或金海桥,俗称北海大桥,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古石桥。
早在元代时,这里水域比现在大一些,团城还是小岛,这里就架设了两座木桥。分东木桥和西木桥,中间一舟船连接,如果把船顺行摆放,两桥畅通;如将船放横,东木桥与西木桥便断行。
明代废木桥建造了提栈式石拱桥,明弘治二年(1489)五月西海子九孔石桥建成,石桥两端立有牌坊,西边牌坊日金鳖,东边牌坊日玉虫蝀,故名金鳖玉炼桥。
金鳖玉虫彖桥总长156.73米,桥宽9.48米,九个石拱券其净跨径分别为第一、九孔3.2米,第二、八孔3.82米,第三、七孔4.45米,第四、六孔5.1米,第五孔(即中孔)5.74米。八个桥墩厚度相等,均为7.84米,桥墩厚度大于桥孔净跨径,无分水尖墩台,每个石拱券顶都有一螭状吸水兽头,这是该桥独有的造型。中桥洞有石刻,南向石额刻:银潢作峤,左右联日: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北向石额刻:紫海回澜,左右联日:绣觳纹开环月环,锦澜漪皱焕霞标。所刻的文字据说都是皇帝御书。桥两侧原是汉白玉石栏,方望柱有莲瓣方柱头,栏板为镂空型,上有束竹式寻杖和云拱,下部内外板心有海棠池雕线。
清朝灭亡后,因缺乏维修经费,桥两端木牌坊糟朽严重,1933年维修大桥时,将木牌坊改成钢筋水泥结构,又维持了20多年,之后还是拆除了。牌坊拆除了,桥名也改称北海大桥。
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拓宽东四至西四的道路。而在道路中间的北海大桥向北或向南拓宽,直接影响古老的团城去留。此事请示到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亲临团城,听取设计人员和专家意见,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了要保护好团城,北海大桥往南拓宽的意见。桥面向南侧加宽,从9米多加宽到34米,桥长增加到220米,桥坡度从8%改到2%,桥面改沥青路面,两侧设4米的人行道,大桥的九孔只保留中间的第五孔能流水畅通,其余的八孔桥洞用砖砌堵死只为装饰之用。后来每年总有人从大桥上跳湖自杀,引发治安事件,1974年将石望柱与石护栏全部拆掉,换成了2米多高的铁栅栏,南侧设警卫岗哨。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