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可能会发生“挤出效应”。
(1)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发行国债规模过大,从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销。因此,国债规模及投向必须合理,如产生“挤出效应”,国债政策必须进行调整与转向,以保证其可持续性。
(2)产生“挤出效应”的条件
1)经济中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供给充足,厂商能以较低的要素价格水平得到所需要的资源要素,则意味着价格水平不会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此时,总供给曲线是接近水平线的。此时,国债扩张导致的政府支出增加的收入效应较大,而价格水平不变或上升幅度很小,因而对利率影响较小,从而对私人投资影响也较小,挤出效应也较小。反之,如果经济中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则挤出效应较大。
2)货币供给是否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或增加额不能满足货币需求增加的需要,则国债扩张将产生挤出效应;反之,则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不论中央银行直接借款给政府,还是在政府向公众借款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向流通领域增加货币供给,都可以抑制利率因政府支出扩张而上升。因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抵销挤出效应,即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
3)社会经济活动是否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以后,即使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扩张的挤出效应也将难以避免。因为此时国民收入水平超出充分就业收入,意味着社会需求过度、资源约束紧张,而价格水平急剧上涨。价格上涨使货币供给的实际价值减少,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国民收入也随之下降。所以,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后,仍然扩张政府支出,即使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也避免不了挤出效应。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