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各有特色,夕佳山古民居作为川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在建筑选址、平面布局、空间分隔各方面都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了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地域特色。而夕佳山民居中的园林又是四川古典园林中的一朵奇葩,设计者充分运用了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各种借景、框景、障景的应用,做到移步异景,使景观内容丰富,富有耐看性。在对夕佳山古民居的观察和测绘基础上,对其建筑空间布局和园林景观营造手法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夕佳山;古民居;历史建筑
1概况
夕佳山古民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东南20km处夕佳山乡坝上村,原为明末锡姓人家所建,故称“锡家山”。清乾隆时,锡家搬迁,民居卖予黄篆庵。自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至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1],历经300余年的修葺和完善,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夕佳山民居坐南朝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院内古木参天,周围楠木、樟树环抱,蓊蓊郁郁,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辉。民居占地10056m2,建筑面积5217m2。院内共有11个天井、123间房屋[2]。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1988年,经省、市、县编委批准,成立“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开设有内容丰富反映川南汉民族生活习俗的民俗展览。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中国古民居活化石”。
2空间布局
2.1入口
在民居的主入口前,有一湾月牙形的水池名为“墨砚池”。墨砚池是人工修建,以弥补风水观中宅前缺水的不足,用人工的手法使之成为“靠山面水”的绝佳风水宝地。又巧妙地使用借意手法,于水岸边西南侧种植1株高大优美的黄葛树,以水池为墨砚,以古树为毛笔,以此说明主人家乃书香门第。在黄葛树旁边设有台阶,下行通向水池平面。墨砚池东侧的驳岸上,又植有1株体量稍小一点的黄葛树形成对景,隔水回望,墨砚池的波光倒景,在古树的映衬下更显翠绿。在景观层面,墨砚池丰富了入口处的景观效果,拉开了入口处的进深,创造了开阔的视觉景观,成为整个民居轴线序列的起点[3]。大门前竖有双斗桅杆,因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该宅黄姓主人家有3人考中举人而立。
2.2空间轴线
夕佳山民居因地而施,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布局符合传统建筑以院落组织形成建筑群体的一般方法[4]。庄园东三进厢房,利用房屋建筑与天井的虚实相生,构成“笔、墨、纸、砚”图形,匠心独运。庄园的前、后、左、右分别建有池塘、后花园、西花园、东花园。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互为呼应。建筑呈三进四合院组合排列,主属分明,实用功能齐全。布局具有明确的轴线,以文魁门-前院-前厅-堂屋为主要中心轴线向两边舒展,并在东西方向形成下客厅-中客厅-上客厅的次要轴线。在南北向形成怡园-沁园-学堂的西花园轴线,以及金库-绣楼-耦荷园-轿房的东侧仆人区轴线。
2.3文魁门-前院-前厅-堂屋
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中正”“中庸”等观念在建筑布局设计上的影响即是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自文魁门进入,沿南北向形成前院-前厅-后堂的的轴线序列。从窄小的文魁门踏进,即是最大的天井前院,前院宽11.5m、长21.0m,面积较大,场地空旷,只在临门一侧的左右角落里各分布1口水井。在空间氛围上,进入文魁门后豁然开朗,开阔的庭院给人以端正严肃的感觉。民居前厅外“九步”石梯,寓意为“步步高升”,而“九”又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奇数,属“上阳”,又隐含“大吉大利”之意[2]。沿石梯上方连接一三面回廊,回廊在东西尽头又有台阶登高以到达东阳楼、西阳楼。在前厅的左侧有客房、茶水房、诊所、药房,右侧有议事房、佣人房、管事房、账房,整个前院功能丰富,注重实用。穿过前厅进入后院,后院宽7m、长21m,面积较小。中间道路抬高0.2m将后院分为3个区域,左右有树池种植有枝干笔直的桂花,庭院左右得以茂密的荫庇,可在屋檐下乘凉,而中心区域有充足的日光照射,使得堂屋光线敞亮,在秋季又有桂花香满院,十分惬意。在道路尽头上“三步梯”进入堂屋,堂屋为民居中主要的会客场所,为主轴线序列的终点。堂屋的大门,为传统的“三抹六扇”雕花木门,“三抹六扇”缘出春秋战国时《考工记》一书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句[2]。堂屋最右两侧为老爷、少爷的卧室及书房,此院落主要为主人的居住场所。因此后院相较于前院的开阔大气,在尺度上更显得自然近人,在氛围上也更加柔和宜居。
2.4下客厅-中客厅-上客厅
前厅后院的主轴线向东西延伸,串联上中下3个客厅形成民居东西向的主要轴线。自下客厅穿过后院到达中客厅,作为进入西花园的必经之路,中客厅充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障景手法,先是在中客厅中设置一道隔墙,再通向宽敞的工字厅。工字厅是连接戏台和中客厅的过厅,既为通往西花园的过道,又是品茗看戏的场地。工字厅北侧为佛堂、南侧为小姐卧室及书房。中间搭建过廊,左右两侧又形成2个天井,种植有桂花和紫薇,以保证环境的静谧优美。穿过工字厅,上台阶可直达戏台。从台前立柱上的一幅对联即可概括出整个厅的意境空间:“移影换形俨然君臣父子,假哭真笑表达离合悲欢”,构思精妙,立意深刻,通过借意手法无声地向人昭示这里是戏剧天地[2]。同时在戏楼的门板上雕刻有各种与戏剧有关的故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又是一种借景借意手法,可见设计的精妙之处。戏楼的幕景以圆形门洞代替实墙,西花园中心方水池中的假山和古树恰好框入门洞之中,此处精妙运用借景与框景手法,为戏台增添一处自然之趣。轴线的终点为上客厅,是西花园内体量最大的主体建筑。由3间房组成,中间为客厅、左边为书房,右边为琴室。上客厅前有水池假山、2株青翠挺拔的罗汉松,使建筑半藏半露,增添几分趣味。
2.5怡园-沁园-学堂
怡园-沁园-学堂是南北方向上次要轴线,在西花园的轴线中,南边的怡园最具有游赏性,假山、水池、亭子等元素,丰富了其内容。为主人提供了日常休憩场所,来此的客人亦可观赏游玩。靠近学堂的沁园相较简单素雅,只有植物和道路这两个元素,为的是营造学堂的安静读书氛围,避免过多的娱乐因素起到干扰。
2.6轿房-耦荷园-绣楼
民居东侧为仆人的活动区域,是一个三进院落,为平行于主轴线的单独南北向轴线。自北到南,通过轿房、马厩、衣耕房、厨房等建筑,穿过一小天井到达东宾客楼,在东宾客楼后便是耦荷园。耦荷园为仆人生活区的中心区域,天井平面为一比例适中的长方形,放置一几何形状的水池来种植荷花,因此名“耦荷园”。耦荷园两侧为粮仓,再往南便是绣楼和金库。绣楼和金库为多层建筑,设计者在此处将建筑单体转为多层,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使用面积,又便于使用和管理。整条轴线随山势而上,在末端形成了一个高度的突变,与山和四周碉楼相呼应,最后以宅后的后花园收尾。
3园林特色分析
3.1怡园
怡园占地2000hm2,以花木见胜,园内郁郁葱葱,四季皆有特色。怡园总体布局自由不拘泥,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移步异景,目不暇接。特别是借景手法的运用,虽作为小面积的民居庭院,但充分突出了自身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从戏楼踏上台阶进入怡园,道路东西向连接上客厅,南北向连接佛手池和沁园,呈正十字形交叉。在道路交叉中心处建有正方形水池,内有假山,上植有古黄葛树,水中有浮萍等水生植物。既作为戏台的背景,又在视线上遮挡了上客厅。上客厅以北是一座横贯西花园的假山,将花园北部景色藏匿起来,利用假山石洞,采用虚隔的造景手法,将佛手池分隔开来。石洞两侧均为假山堆叠,中间石砌一拱形门洞,上有石刻三个字“别有天”,意指别有洞天。在假山上左右植有2株古黄葛树,黄葛树的老根苍劲有力,古树盘根与假山相互交织。在门洞的右边,种植了一丛棕竹,青翠柔美。2株古树枝干茂密,树荫巨大给怡园提供了天然遮阴屏障,使整个西花园显得幽静自然。由门洞而出,是一条笔直的小道,石板横跨在水池之上作为小桥,小道一路往北延伸,至北面院墙上一道木门遮掩着前进的道路。佛手池是全园唯一运用了曲线之处,整体灵动,富有诗意。但临靠上客厅一面为直线,时曲时直,使得水池形态富有动感,刚柔并济,形式饱满又不失挺拔之感。院落东北角,正对洞门,是一座重檐六角亭,亭前面的水池中矗立着一座秀丽的假山,名叫月亮石[3]。院落的西北部,为一片绿地,绿地上一口古井,一株山茶,别有一番韵味。怡园具有群植的南方园林特点,曲廊幽深,小桥流水,碧波倒影。在古黄葛树的荫蔽下踱步,赏山玩水。
3.2沁园
沁园具有孤植的北方园林特色,以粉墙为纸,栽一二花木,衬托前后,幽香怡人。沁园和怡园之间,粉墙相隔,由一个圆形景门连通,使得沁园和怡园互为框景,相互因借。庭院中心有一块三角形绿地将道路一分为三,绿地上植有一株分枝点很低的黄葛树,树形奇特,枝繁叶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道路上起到了视觉和空间分隔的良好景观效果[5]。沁园采用较为封闭的庭院布局方式,南向可由上客厅门前的道路进入,或是从上客厅北面的小廊道进入;东向便只有一个从学馆而来的入口。这样的布局方式既定义了庭院的空间,更保证了庭院内学馆清静幽雅的环境,视野虽不开阔却别有洞天,符合使用者,即读书人安静读书的需求[4]。
4结语
纵观整个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充分反映了古代设计者的理念和优秀的建筑设计手法,而在园林的设计上,巧妙的布置园林中水体、山石、植物、建筑四大要素,使夕佳山的园林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夕佳山古民居作为川南民居典范同样也是西蜀私家园林典型代表之一,有着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值得借鉴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夕佳山古民居”词条.
[2]袁犁,姚萍.川南夕佳山民居的风水观与景园艺术[J].小城镇建设,2003(03):38-40.
[3]李婷婷,周建华.川南夕佳山古民居园林景观分析[J].南方农业,2012,6(04):22-26.
[4]付叶银,傅红,红彤凯.浅析夕佳山黄氏庄园的空间序列与庭院形态[J].华中建筑,2016,34(07):126-130.
[5]刘洪志.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