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养护技术的病害预防策略研究

如今,我国公路养护正从传统落后的病害后被动修补转变为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指在公路状态良好或存在早期病害时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处理,起到延缓病害产生和发展,并改善公路使用性能的作用。为了方便理解,并区别于其它相关研究和资料,这里将公路预防性养护称为面向养护技术的公路工程病害预防策略。

1全面摸底,掌握公路实际情况

对自身管辖范围内所有公路做系统调查摸底,主要采用徒步检查的方式,针对检查发现的病害,以其分布范围与严重程度为依据分类和统计,进而确定病害具体性质,完成相关数据库的建立。日常养护工作中,应切实加强巡查,密切注意公路病害实际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以路面病害为例,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包括:龟裂、不规则裂缝、横纵向开裂、麻面、松散、车辙、泛油、磨光;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包括:裂缝、接缝损坏、错台。根据病害的类型,对照相关数据库,可选取适宜的养护方式。

2预防性养护

2.1养护技术

仍以最重要的路面为例探究其预防性养护:

2.1.1沥青路面(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做好交通管制,然后沿裂缝走向在裂缝中心实施切割,成槽后将槽内清理干净,再向槽内灌填沥青,最后均匀撒上一层灌缝集料;其技术要求包括:开槽的尺寸应达到1cm宽以上和1~3cm深;清槽应彻底,首次灌缝完成5min之后立即平灌缝,以此在表面形成一个密封层;灌缝所用集料应洁净,以中粗砂与石屑为宜;当空气比较潮湿或气温较低时不可进行施工;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对基层予以有效保护,避免路面破坏的发展[1]。

(2)碎石封层: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对路面上的裂缝采用灌缝的方法处理,然后将路表面清扫干净,组织材料与机械设备进场,并开始交通管制。完成以上工作后在路表面均匀撒上一层沥青封缝和碎石,最后将其碾压密实,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放交通;其技术要求包括:所有材料都应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施工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气温不低于20℃,风力不超过三级,且3d内无雨;沥青撒布时按照1.2kg/m2的标准控制,沥青温度应达到160~170℃;在封层施工开始前,先对路面上的各类病害做有效处理;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使路面各项性能得以恢复,有效延缓氧化、松散与老化[2]。

(3)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属于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农村公路路面时常产生坑洼与裂缝,在表面被严重磨损后,立即在路面摊铺一层稀浆混合料,形成薄层,实现对路面的有效养护。这项技术以恢复路面正常使用功能为目标,能抑制进一步损坏。实践表明,稀浆封层技术能有效封闭路面上的裂缝,并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是一种经济合理且功能丰富的养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在很多农村地区使用,尤其是阳离子乳化沥青等新材料的出现与使用。在农村公路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应用广泛,能实现路面预防性养护,适应国家对公路养护提出的向预防性养护过渡的要求[3]。

2.1.2混凝土路面(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病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若独立使用,仅可以解决轻度裂缝,而且还不能有其它类型的病害;首先,对待灌缝处理路面进行清扫,然后组织机械与材料进场,对裂缝中的杂质和垃圾进行清理,最后进行灌缝。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清缝必须彻底,首次灌缝完成5min之后立即平灌缝,以此在表面形成一个密封层,施工不得在潮湿与低温情况下进行。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对基层予以有效保护,避免路面破坏的发展。

(2)接缝重灌缝:其适用条件为病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若独立使用,仅可以解决轻度裂缝,而且还不能有其它类型的病害;首先,对旧填缝材料进行清理,然后组织机械设备与人员材料进场,对接缝进行切割,形成槽口,并将其整形,成槽后仔细清扫,最后在槽中填筑新填缝材料。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旧填缝材料的清理必须彻底,②槽壁的清理应洁净,没有残留;该方法的作用为避免水和其它坚硬的物体通过接缝进入到路面结构当中,并且还能避免传力杆发生锈蚀[4]。

(3)压浆:其适用条件为可解决接缝处错台,但错台量如果超过5~6mm,则不可使用这一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机械设备与人员材料进场,然后采用钻孔机进行钻孔,完成钻孔后取出岩芯,最后向孔洞中压浆。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压浆中使用的压浆材料应具备良好流动性与粘聚性,硬化速度要与施工要求相符;钻孔的位置为与缝边相距50cm左右,且钻孔时不可带水;在压浆过程中,压力不可太大,在压第一个孔时,待错台板面上升0.5mm后,方可对下一个孔进行压浆,如果压浆抬升超过0.6mm,将使板块断裂;压浆应适量,如果过量,将使基层和面板之间脱离,产生很大的局部应力。该方法能填充板块下部空隙,使其支撑条件得以改善,延长整体使用寿命[5]。

2.2养护管理

在选择合理可行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同时,还要从根本上加强养护管理,因为只有完善且到位的管理才能长效发挥预防性养护作用。(1)为了使公路的预防性养护能够真正的落到到位并长时间坚持,相关部分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建立制度,明确人员的职责,以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发挥应有作用效果。(2)预防性养护必须做到重点突出,使养护质量得以保证。对沥青路面而言,其预防性养护重点是平整度,在确定具体病害处治方式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并积极使用和推广新材料与新工艺。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定期检查和经常性养护。

(3)预防性养护要和成本控制及资金保障充分结合。严格执行养护工程费等各项基本制度,加强废旧材料的回收和二次利用,对各类材料的消耗予以严格控制,避免浪费。同时,开展生态养护,通过分析与实践找出能减少成本的方法[6]。(4)要想从根本上加强预防性养护,需要以建立完善的制度为前提,包括学习培训制度、养护巡查制度、病害修复时限要求、工程费制等,在制定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的同时还要加以修改和完善,确保养护能够顺利开展。(5)预防性养护实际效果要和人员的奖惩相挂钩。以预防性养护基本要求为依据,需要将预防性养护正式纳入到养护和管理责任目标考核当中,对此,应结合预防性养护工作各项内容,从不同方面设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向养护技术的公路工程病害预防实际上就是公路预防性养护。在实际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调查工作,掌握公路实际情况,然后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要求选择适宜的养护技术,最后加强养护管理,使预防性养护长效发挥应有作用。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