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国家大幅度增产粮食的要求,在有耕地但缺水的情况下,只能大上水源工程。当然,这种建设也使地方政府同时完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指标。在这种上下合力的作用下,可行性研究经常要按照项目必须上的要求去做,因而其中的许多指标只能服从国家缺粮的大背景。目前,只有少量给城市供水的水管单位因水价较高尚能正常运行,大量给农业供水的水利工程建成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正常运转,造成了水管单位难以为继的难题,这是多年来制约水利行业良性发展的主要羁绊。
1解决的思路
如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把住水管单位难以为继的源头,我们认为:进一步公开水管单位难以为继的真实信息,用实事求是的可研,扼住违规上项目的冲动。具体的建议有:移民补偿超过总投资40%就别上;发电、养鱼和旅游收入不能维持运行费用就别上;公共财政投资的项目,防洪库容一定要占一半以上。对于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就需要百分之百的资本金或百分之百的拨款,因为运行后没有钱还银行贷款。工程的运行费用就需要由将来的管理单位来承担,建设前就必须拿到有关部门的承诺书。今后除了有些跨流域的骨干工程,谁掏钱就让谁去管理。省里管的工程,在立项的时候,省财政就得作出承诺,每年给这个工程多少运行管理费。没有这个承诺,就不批这个项目。因为批了以后,又成了不良资产。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
同时,建设中坚决不准调概,坚决避免低报预算、高报决算。彻底解决虽有很多规定但执行中形同虚设的沉疴。在后评估中建立对可研的编制者、审批者奖励或是问责的机制。水利工程只有按照以上思路来算帐,这样才能保证将来工程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行,成为良性资产,而不会是不良资产。如果先天不足,企业的经营就会非常困难。目前某些水利工程,连起码的维修运行经费都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在工程立项时就应该得到解决。目前,大批水利工程运行后就不能按时开支造成的职工牢骚满腹、怨声载道,还只是水管单位难以为继的一个缩影。现阶段避免此类悲剧的唯一源头,只有靠可研。不让纳税人投入巨资建的大量水利设施因无维修经费而老化失修、积病成险,也只有靠真实的可研了。
2相应的配套措施
在目前大上水利项目的背景下,仅靠可行性研究在源头上把关,还不足以彻底解决水管单位难以为继的难题。还需抓住国家水管体制改革的契机,努力争得地方财政对水管单位的支持。目前,黑龙江省辖区内的82市、县(市、区),都已经按照国家水管体制改革文件的要求,完成了“两定”(单位定性、人员定岗)、“两费”(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并已按照水管体制改革规定的程序,先后进行了编制改革方案、政府审批方案、编制部门核定单位性质和落实人员编制,基本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全省完成水管体制改革的水管单位共508个。
其中:有245个水库管理单位、89个市、县所属河道管理单位、174个灌涝区、泵站等其它类水管单位基本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省水利厅直属的6个水管单位完成体制改革工作。共核定人员编制1628人,增编894人。同时,全省各市、县(市、区)已通过编制部门批准完成分类定性的水管单位共508个水管单位,其中:定性为纯公益性单位215个,定性为准公益性单位293个,共批准人员编制11052人,实际到位13358人。据最新调查统计,共落实“两费”42070万元,占应落实的86%,比去年增加了10%,其中:落实人员基本支出经费26134万元,占应落实的90%,落实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15936万元,占应落实的81%。
省里为减轻基层水管单位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的压力,从2007年开始省级财政增加1950万岁修费,使省财政投入的维修养护经费从过去的每年2710万元达到了4660万元。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在全省已恢复征收。据统计,全省应实行管养分离的水管单位351家,目前已完全实行管养分离的119家,内部实行管养分离的136家,未实行管养分离措施的96家。目前全省真正意义上的将维养工程推向竞争市场很少,主要受到养护资金还不能到位的限制。我们还应认识到:由于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改革意见,我省在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上还没有明确说法,仅靠水利行业内部的推动,无法彻底解决水管单位人员严重超编的问题。因此,确保水管单位能正常运行,还有赖于国家整体改革的大气候。
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