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要素。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它反映出了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在很多城市中,建筑设计风格甚至是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本文主要就这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建筑设计的发展有所助益。
当前,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反映到了建筑设计上面,其突出表现为建筑设计风格日趋本土化。建筑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质量和性能,对建筑设计风格也有了很高要求。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充分反映出地区特点,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的内涵。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谈谈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历程及发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国外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历程
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历程,首先要从国外说起。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可谓是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起源和代表。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欧美等国家大为盛行,如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就是其典型代表。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逐渐兴起,而其中,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就是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早期的时候,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只是单纯地模仿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进行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仿古建筑设计”。
而到了80年代,这种单纯模仿式的建筑设计遭到了一些人的批判,并因此而逐渐形成了更高水平的本土化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在保护地域元素的同时,保留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中一些优秀的、先进的及解放的思想。此后,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开始不断加快,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亚洲的现代建筑设计风格都逐渐趋于本土化。例如,芬兰人通过利用本地木材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建造出了兼顾人性和自然的玛利亚别墅;丹麦人利用本地特色建造出了深具对自然的虔诚和热爱的悉尼歌剧院;日本人通过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地域风进行不断拓展而建造出了代代木体育馆、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及光之教堂等。而这些,都为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与参考。
2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各行各业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包括建筑业。新中国后最开始的建筑发展,所关注的主要是建筑功能如何实现,而未对建筑设计风格有太多的关注。因为在当时环境下,人们所最先需要的是能保证建筑的基本功能,所以当时比较有名的建筑如北京百货大楼、北京儿童医院等,均是优先提供建筑的基本功能。但是,即使没有刻意关注建筑设计风格,当时的建筑设计师仍然在细节上运用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元素,如飞檐、青砖等,从而给建筑增添了几分独特的意蕴与色彩。
后来,到了上世纪50-70年代末期,我国又经历了一段社会动荡,而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这段时期逐渐显露出了端倪。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对中国建筑设计风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张开济在北京四会一部办公楼的设计中,就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所论述的内容,其屋顶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宫殿的样式,窗框、阳台、檐口及门厅等的设计也仿照古代宫廷建筑的形式,充分凸显出了地域特色。
类似的建筑还有很多,例如青岛一号俱乐部礼堂也是结合了地域风格而进行设计的。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时至今日,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与进步,其不仅有效传承了地域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更在实践中结合地域风貌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与突破。
3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3.1本土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其实践成果也越来越多。未来,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还将进一步得到深化,尤其是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不但会与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相结合,还会与人们的居住个性需求相结合。现代建筑的另一追求是生态化,所以未来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还会充分融入生态化元素,尽量满足生态文明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地区居民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建筑。
3.2多元化趋势
现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正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及差异化。在此背景下,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在城市建筑中,由于城市土地资源匮乏,使得城市建筑设计愈来愈趋于高层及保密度设计,所以未来的建筑设计会重点考虑如何在高层及保密度建筑设计中实现本土化。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仍较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未来仍需将重点放在优化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措施上面,同时加快理论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