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公路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对于公路的建设中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道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它的疏通关系着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流与合作是否疏通和顺畅。近几年来,公路的施工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贯穿于全国的各种地形地貌的建设中,如同人体内的血管,担任着新鲜血液的不断输送,但在公路的病害及养护方面也存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
无论是水泥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陆续的出现各种损坏、变形以及其他形式的缺陷,这些缺陷和隐患被人们统称为路面病害。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常见的病害早期的有:裂缝、坑槽、车辙、松散、道桥过渡段跳车和表面出现破损等现象。
1、裂缝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最为常见的路面通病,其按照行程原因的不同我们将其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竖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形式。
(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也被称之为载荷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或者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车辆严重超载使得沥青路面面层或者半刚性层内部产生的张拉应力超过了其抗疲劳强度而发生断裂与非荷载型裂缝。
(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出现的原因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沥青面层在分层摊铺的时候两边的接茬未曾处理好,在受到车辆荷载和环境作用因素下逐渐出现产生开裂;其次,由于路基在施工中压实度不够均匀和路基边缘部位受到水的浸泡而产生了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引起了混凝土纵向裂缝。
(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与龟裂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裂缝结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路面结构中含有柔软物质和泥砂层,使得粒料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松动,水稳定性能不好,在荷载的作用下发生了唧浆现象,从而产生龟裂与网状裂缝,最终引起路面损害。
2、车辙现象
车辙病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超重车、集装车和大吨位车辆在公路上反复行驶碾压而留下的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形成的车痕。它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压缩沉陷的同时,使得周围出现横向隆起现象,其变形也主要发生在沥青路面面层之中。
3、坑槽现象
坑槽的出现在沥青路面通病中较为严重的一项,其路面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面层疏松,因为沥青与酸性石料之间的粘接性不高,造成了沥青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泛起和脱落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路面出现较大的坑槽现象。其次由于泛油引起的,这主要是由于集料在运输中沥青粘结到局部地方,使得其在摊铺之后粘接性存在着影响,进而受到外在荷载力的影响而出现了一定的不足与隐患。
4、其他常见的质量通病
在沥青路面结构中,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路面病害之外,其他较为常见的同病有: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坏等。这些破坏的存在极容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质量隐患和其他模式的破坏,进而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工作中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二、病害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中,其出现路面病害的总体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即沥青质量设计施工等主观原因和交通、超载等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
(1)沥青质量问题。近几年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开展,但是在施工中很多开工项目受到资金限制而在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材料选用上都本着经济适用为主要原则,如高等级沥青路面,按照一般规定在最上面层要使用进口沥青,而中面层与地面层则是采用国产沥青,就目前的国产沥青材料而言,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厂家并不多,而且生产数量十分有限,这根本就无法满足国内各项建筑工程需要,这就造成了沥青本身就存在着质量隐患。
(2)施工质量缺陷。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沥青摊铺设备断面不断加宽,沥青混合料从中间通过胶轮输送到两侧,但是由于距离过大而必然会产生离析,这种离析的存在使得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了施工质量隐患。
2、客观因素
(1)温度因素引起的质量缺陷。一般情况下,石油沥青拌合施工温度要求在120~165℃左右,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和工作人员素质等原因,在拌和温度控制的时候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在这个时候,过高的温度极容易引起沥青发生质变,使得沥青黏性降低造成混凝土疏散,而温度过高则容易出现拌和不均匀的现象,以致于影响级配。这些也是导致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客观因素。
(2)车辆荷载。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大型车辆不断用下,车辆荷载也随之提高,同时更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车辆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引起路面出现变形、裂缝和沉陷等隐患与通病。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措施
1、治路病害先治水
要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首先必须先处理好水,故而公路扩建、改造工程的设计必将排水防护工程作为整个工程设计的重点之一,使地下水不得渗泡路基,地表水不渗透路面。在日常的路面养护中,应加强对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养护,路肩与路面衔接应平顺,及时排除路肩、路面积水,这样才能使路基路面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使路基路面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2、定期检查,合理防治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确定的依据是沉降值、弯沉、平整度等核定。可采用钻孔取芯的办法分析病害层次和处理深度,并确定专项处治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局部出现裂缝,轻微沉陷,行车轻微跳车以及横纵接缝,柔、刚结合处(桥头搭板或沥青路与水泥砼路面接合处)出现轻微错台等,要列入预防性维修;对大面积裂缝,路基严重沉陷,路面坑槽超过8‰以上,要列入专项处治。对如何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间,一般依据《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路面进行评价,路面评价指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损坏分级、路面病害的破损率、路面强度、路面压实度检测和坑槽深度的检测。通过对路面评价,从而采取相应的如局部补强、中修罩面和彻底翻修等措施。
3、严把设计、施工关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严格规范进行设计,在设计上必须做到科学、严谨,设计资料必须与设计情况相符合,坚决拒绝“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和行政指令性设计,杜绝边施工、边设计和无设计施工的现象。
4、依法治路,整治车辆的超限超载运输
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加速了公路路面的早期病害形成。公路管理部门要依据《公路法》及各省市与之相配套实施办法,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实行计重收费,严重超载卸载放行,从而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早期产生。
5、预防为主,加强养护
早期预防性专业养护该如何实施,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秉着科学规划、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的原则,尽快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规范,并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得以应用。
总之,公路养护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科学地确定公路路面的养护对策,来提高养护质量,合理使用养护资金。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治,使路面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