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过渡实践

1.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

1.1.1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未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解脱开来,很多课程的“教”还局限于一味的讲解,认为这种“满堂灌”教学是一种敬业,能对得起“良心教学”这一理念,却忽视学生的“学”的实际效果,尤其不注重学生学的方式。针对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指导意义,但偏重于设计实践的教学强调方式跟实现的过程,活学活用是更好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具有独创思维的大学生有充分的信息来源,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对知识的加工创造并运用的需要,会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设计实践积极性。

1.1.2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建筑结构选型》这门课程注重的是结合力学基础达到设计方案的最优选择,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建设需求与多个设计方案的映射关系,会激发学生自主性地探讨最佳最优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选型”这一精髓和最终课堂效果,并不失兴趣;方案设计是整个课程改革的中心。

1.1.3考核形式的局限性针对现行社会特点,成绩仍然是对课堂效果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以及学生个人关注的重要内容。成绩的构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内容。占分值比例较大的闭卷考试会直接限制学习的灵活性,把学生编排在注重卷面考核的死记硬背的怪圈中,使得有些学生甚至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以求及格万岁,完全属于应付性学习,这种效果是短暂性的,而课程认知、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的能力不能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学习的实际意义有所偏离!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优选教材,优化内容在教材的选择上面,要避开过多介绍基础知识的类型,经典的案例的编排作为首选。在教学内容方面,基础知识类的内容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方面,但是必须在通过案例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做全面的讲解;教学内容勇于舍弃一些在传统教学中很重视但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建筑结构模式;通过信息渠道了解身边熟悉的新型建筑物来加以分析,达到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的要求;搜集新型材料、施工工艺、建筑设备等,这些都会对结构知识带来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关注相关会对结构学习带来影响的整个知识链的更新。

2.2革新学习方法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会让课堂教学陷入沉闷的困境,其实这种教学也可以成为“催眠式”教学,课堂效果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创造受限,并且会产生厌听情绪。

2.2.1案例激发法案例激发法是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感性—理性—感性”的学习过程。案例选取集合古今中外不同建筑结构的优秀代表建筑作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梁式结构、网架结构、桁架结构、刚架结构、网壳结构章节由摄影图片引入,让学生在震撼于作品的建筑表现美与功能合理的同时也对结构的分类和力学的实现有初步的掌握。

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要掌握几点:(1)案例宜精不宜多;(2)案例要极具代表性,让学生对实体形象的认识能够直接与相关的结构常识与力学知识结合;(3)案例的选择不仅要有时代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习把握。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激发一种信息和学习的激情,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习中富有创意和展现力的设计,经过跟结构知识的磨合同样也可以被认可。

2.2.2关键词比对法预习的环节,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预习下节课结构类别,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查阅网页或者相关资料的翻阅等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对内容做精确的概括,比如在桁架结构讲授完毕,下个环节就进行跟桁架结构有着某种相同部分的网架结构。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各个结构的特性受力特点以及各自的类型与优缺。

这种方法的实现分三个步骤:(1)课前预习,自己发掘,确定出关键词。先熟悉教材内容以后才可以依据内容明确关键部分。内容不仅要涉及理论知识,还应该包括案例分析,把案例中与理论知识结合的点再加以挖掘,同时也要学会自己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查阅资料来丰富预习的结构类别。(2)课前五分钟的交流时间,单一的让学生预习,如果不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预习成果得不到肯定,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把预习过程也计入最终成绩考核内容,让学生对自己发掘出来的结构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和分数,一举双得。通过对内容的讲授和对结构类型的关键特征分析,使学生更加明确。

(3)比对和融合,通过学生相互的表达,确定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样在教学中更加有所侧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掌握,交流并对比,通过各方掌握的信息点做综合概括。这种方法最终的效果是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也很希望通过简洁的词语来说明问题,在比对结果中如果出现自己没有概括到的,使遗漏掉的知识得以补充;如果有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炼加工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而老师并没有总结到,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很好的激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师生之间有认识相出入的环节,这样就会有知识的碰撞,对结构的认识共同提升。

2.2.3分组法在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并使思想观点融合是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选择分组法学习,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对结构方案针对性学习,分组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性别均衡,学习能力和水平拉开,优化的组合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思维特点也更好地体现。

2.2.4方案竞选法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能有用武之地,如果对新的事物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只会背离教育的初衷,更激发不了学生对结构知识的充分发挥利用,成就感能促成学生的设计激情。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大方法突破就是方案设计,针对所学习的桁架结构、拱结构以及可以实现大垮空间的网架、网壳、悬索,还包括新型材料实现的网壳结构,先从案例出发,分析功能、结构,最后一个环节是理论知识,这样充分体现了“感性—理性—感性”的知识进程。方案设计需要的建筑功能、建筑环境和业主需求,把这三个方面具体化就是一个简易的设计题目,同学们根据对各个结构的基础知识的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基础知识),结合自己对建筑形象的感悟,描述并通过钢笔速写的形式体现出来,经过大家共同的讨论,并推举出来评委代表进行方案的点评。通过此途径,学生自己出方案,自己做评委,完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3.结语

以上是通过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并通过教学反思对《建筑结构选型》注重设计实践的看法。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并且不断寻求创新的艰巨任务,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只有充分认识并敢于承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勤于反思,善于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把课程理论与实际的设计方案适时结合,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