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发展的文化基底

在对当今社会建筑的发展有时感到迷惘时,读一读书也许是最好理清头绪的办法。我们已经不会在为是否能赶得上世界潮流而焦虑,我们更多地是为如何使中国乃至东方的建筑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逊色于西方而苦恼。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师们也在为东方建筑的发展倾注自己的心血。东方固有的文化根源,以及长期以来经济的落后,使得西方人士更需要在文化上和东方进行沟通,以期找到新的文化渗入世界的发展潮流中。而东方更需要西方的经济实力做为自己发展有力的支持者。双方的相互融合,使得“我们与他们”的传统对峙正在小心翼翼的一步步解体。如果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这种对峙将驱散得更快和更加彻底。这里我想提到一位建筑师。在整个亚太地区、伊思•艾菲尔德无疑是影响最大、才华横溢、引人注目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及对待作品的态度,无疑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他是一位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国外的学习以及实践并没有让他放弃对本土建筑的研究与提炼,反而使他将本土与国际这两个角度巧妙的交汇一处,使作品集神奇的审美观与文化探索于一身,表现出卓越的设计才能。由于日常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的爱护、对人的尊敬、他的建筑作品是原始粗旷的大自然与往往带有灾难性的都市化的两者结合。这种结合却给其作品赋予了大胆而充满诗意的姿态。造成了一种对土地的原始美及对都市化的现代丑产生的强烈感受。这种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开拓性的自信以及个性的表现,使整个建筑因为他的开拓而富有文化信息与内涵。这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在中国,我们正在为“夺”式建筑而争论不休,古城风貌究竟是什么呢?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金属的采用,这些新的技术并不是我们维护所谓古城风貌的绊脚石,也不是制作假古董的内在材料,而是发展古城风貌有力的工具,这也为建筑作品注入新的技术力量。这样,我们的建筑将不再是自我辩解的大屋顶和一些庸俗的建筑形式,而应是一副更为成熟的、更人性化的姿态出现在国土上,供人去读。这样才会产生一座座风格各异、缄默不语,然而都皆有一个鲜明的目的的建筑。建筑更应是耐人寻味的,示意多于释义。日常现实表象遭到层层剥离,同时又被重新组合,形成一个个新的形象耸立在那里。建筑发展至今,究竟传统建筑对我们现实社会的影响应该是什么呢?现代建筑应该如何发展下去呢?艾菲尔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他先从应用本土工艺出发,发展到最后包容先进的当代科技、建筑地点、房屋与城市风貌、城市结构和社会与文化机构等诸因素。一个建筑总会影响另一个建筑,每一个新建筑总是对前例建筑的筛选,变异、修改以及教训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一组独立的、自我生成的记忆。这些产生于创造力的发现和提炼过程中的产品,反过来又逐渐成为日后建筑创造的主要成份。这样没有一项建筑设计是绝对孤立的,总是与某些事物、结构和环境有关,为将来的创造发展又播下了种子。这种生生不息的发展,一环套一环,既不将历史浪漫化,又不将时间固定化的设计的过程是把历史看成一门文化遗产和经典艺术化的考古学。将历史的力度与当今的想象力一起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才是历史的重现与发展。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如何看待历史,不孤立历史,把建筑也作为一种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把历史的典故和当今的比喻同时应用于建筑作品中,在新旧建筑两者之间跳跃往返,引用有力的原始的形式和材料,选用基本的审美传统来有效的扩展历史形态。这种新与旧的混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为公共机构和商业、企业提供了多样化与生存能力。这种新与旧并列在一起的主张是对现代派的呆板风格的挑战,同时又不是理想主义的再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在一定意义上的以旧喻新,同时又有所创新的创作方式,既不是直线性的又不是决定论的,而是横向性的、探索性。在完成一项建筑作品时,不是只顾完成一项任务,而是通过横向性的思维过程中打开思路和视觉,从中找出旧与新的结合点,并在旧的基础上衍生出有所创新的建筑。这样的建筑才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这样我们的建筑也就有了文化的根基,我想这也是西方建筑师们想通过东方的文化找到新的创作的途径。

在创作新建筑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对乡土建筑的关注还是太少,往往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出乡土建筑的本质,只是肤浅的一些外部表象,这种作品也就流于平淡,这种平淡的创作往往是一种庸俗建筑的开始,直至建筑的死亡。上乘建筑作品往往出自于向社会质问而并非关心风格问题,这种观点也有点象中国传统的“禅”的观念,一切是在无的意念中产生的,不是刻意的创作,而是自生自灭地生长,这种无视风格的做法,也无视流行的风尚,是一种新的气息,摆脱了各式各样的束缚,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人只有站得更高一些,才能望得更远,这些都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文化根基,抛开文化本身,只枯谈建筑往往又使建筑面临死亡的边缘,这些观念的变化,也是从深层次理解建筑的发展,而不是抄袭已有的建筑,注重建筑的风格演变所能达到的。纵观建筑界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在乎你的建筑属于何种风格,就是定义为何种风格,作者本人也持否定态度,这种抛弃风格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力图摆脱单调、冷漠、千篇一律的具象,就象现代主义一样,人们相信国际式风格那种简洁、刻板的线条会对人们有好处的观点正在失去它的说服力,而且被认为是过时的清教徒教义,不再是什么福音了。战后的那些枯燥乏味、呆滞刻板的城市建筑以及公众们对此的冷漠态度都突出表明了现代派的弱点,现代主义极端理性的姿态,已经让位给某种更富有感情色彩的姿态,把历史主义美学和计算机美学等不同的风格都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这也是一个踌躇不前的时期,建筑师们只求渐渐进化,而非革命性的行动。这一切的变革都要被更为人性化,更有创造性的建筑代替,这就是文化根基的意象,而不是具象本身,这样我们才能从现状来预见未来,只有努力去理解现代的文化根基,才可能预见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