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纪念堂作为北京大学新一轮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落成并投入使用已经一年了。我们对这座高规格的校园观演展示建筑从环境—行为的角度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估。
之所以选择这个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考虑:①特定的历史社区。选择特殊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文化空间进行研究,令观察更加直接,结果更鲜明,正如在物理学实验中,往往从一些特殊定义的理想模型进行分析、假定和实验。②被调研人群性质单纯。在研究不同个体对环境的态度时,个体便是自变量,自变量少、阈值小,研究结果才更加鲜明和有针对性。③因变量是成功作品。百年纪念堂在业界被公认为成功的设计作品并屡次获得大奖。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环境—行为研究的方法探讨建成环境的意义,包括对设计者、对目标群体的意义;并通过比较,提出对这个特定环境的未来规划设计有价值的一些建议。针对明确的目的,我们综合各种研究方法策划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1、受访对象:包括建筑师和目标群体。
2、步骤:
①背景材料收集阅读,包括同类课题比较研究和本案资料;
②采用观察法对活动类型、群体人数、组成与空间分布、时间特点、行为特征进行记录与摄影;
③在现场对设计师进行访谈,更详细地了解设计背景,形成对评估有意义的信息点,对下面步骤中的观察、访谈、问卷起指导作用;
④对使用者进行随机访谈;
⑤问卷设计(针对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抽取需要整理与量化的信息域);
⑥问卷回收,整理与分析。
每一个步骤之后,我们都进行一次小组讨论。讨论中大家提出很多引起争论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该研究方案有以下特点:
1、可行性:由于人员、资金、时间的局限,该方案以最小的尺度、最有效率的步骤,实现研究目标。
2、综合性:这种被我们戏称为“鸡尾酒”的综合性方法,在不同的步骤中融入了观察法、工具研究法、访谈法、调查表,在调查表和访谈中又设计了最简单的认知图法的条目,力图使每种研究方法在紧凑的方案中实现最佳效用。然而研究方案作为整体,我们希望以一种类似科学实验的态度,为我们感兴趣的应答域纯化边际条件。最典型的就是对受试对象的纯化,问卷受访者25.8%来自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教师,58%来自英语系二年级本科生,其余16.2%为现场随机受访者。
背景环境调查对纪念堂的调研首先是将其置于北大校园这个大社区的背景环境中进行的。在空间形态上,北大传统建筑群多采用“┗┛”型的半围合结构,沿空间构架的几条控制线纵深发展,形成校园整体结构。场地原建筑即采用这种半围合空间模式,而纪念堂则以一条45°轴线展现出一种更加开放的气度与姿态。
在北大人对校园整体感受进行描述时,我们发现北大人更喜欢用一种浪漫、诗意、形而上的词汇来表述他们对环境的认识。这一点引发了我们对环境—行为研究中另一个重要层面的思考,即社会文化因素对环境设计的影响,一种超越功能的对共同价值的追求。调查结果显示,北大公共空间在北大人心中按重要性排序是:三角地、未名湖、图书馆、静园草坪、纪念堂。
对图书馆,北大人大多使用“浪漫”与“崇敬”来表述对建筑造型(突出特色的屋顶)与整体气质的领会。在对重要公共空间进行调研的问卷与访谈中,三角地明显成为所有北大人心理地图的原点。其尺度之小、分量之重,出乎我们意料。因此,三角地对新的公共空间的使用重心、使用方式必然产生影响,可被看做环境认知的坐标。而新纪念堂的体量与开敞广场也必然会对该地段的空间感受产生作用,在下面的分项测试中也证实了我们观察后的一些假设。
使用状况评估作为研究最主要的部分,我们得出的主要评估内容如下。
广场活动时间主要在夜晚,其次是黄昏与清晨。人们活动方式以穿行为主(西南—东北向) .这种现状在访谈中证实是源自广场部分空旷,缺少遮蔽物、休憩设施。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些设置对于纪念性主题的实现是无益的。
纪念堂经常使用的是东侧临校园干道的入口(售票处也设于此)。使用者习惯将单车停放在东侧入口前的步道上。黄昏时分(约5:30 pm)开始有人群分布于东侧、南侧,每个花坛边均聚集了2~3人的小群体。而更晚一些时(约7:00 pm),东部花坛朝东边步道一侧,有情侣驻足。此时,这条临校园干道的林阴步道上骑车者渐少,漫步者渐增。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步行道很简单地以小砌块铺砌,与广场东侧、南侧水泥路在质感上有所区别。
以上结果说明,广场平面形式对称,而使用不对称。大面积的广场使用效率极低,而建筑东侧狭小的空间要容纳存车、购票与人群疏散,形成机能上的矛盾。在进一步调查中,这种不合理性反映了源于设计与管理上的矛盾——一个理想中开放的民享民有的公共“客厅”和一个万分戒备的“女主人”之争。在问卷中,有同学直接反映了对管理的封闭与高昂票价的不满。这些背离建成环境机能与意义的、不可预知的社会因素确实常常将设计师置于无奈、尴尬的境地。
不对称的使用也反映了周边空间的引力作用的分布。我们的分析是:大面积的广场为烘托纪念性主题显然有很强的公共性,而广场边界的几何形花坛间距仅1.4m——一个私密的距离,这两种空间性质缺乏过渡。而东侧临干道的自行车道在人群使用最频繁的黄昏和夜晚便开始扮演这种过渡空间的角色。随着天色变晚,小道上骑单车者渐少,漫步者和在花坛临小路侧歇脚的三两人群愈来愈多,小路从白天的公共性渐变为半公共半私密的性质。
三角地一贯是北大人发布、交流信息和集会的重要场所,是人群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同时在纪念堂广场南边隔着通向宿舍区的道路有一排高大繁茂的乔木,背后便是灰色的学生宿舍,树下设置有IC卡电话亭与条椅,这块典型的半私密半公共空间成为纪念堂广场空间的重要补充与过渡。
广场出入口设置在西南、东北侧并通过花池、花台形状加以修饰强化,而作为广场最重要的序列——高耸的主台外墙和屋顶—柱廊—广场—待建的纪念亭—灯柱,直至远处资源大厦独具特色的屋顶轮廓,这条强烈的主轴却与人群动线垂直而非重合。但在最初的方案中,广场东南端并没有设置现在的这个入口,广场动线与建筑体量的布局是一体的,与人的行为是完全吻合的。
模糊、复合的空间赋予行为多样性,从而带来活力与生机,是创造认同感和场所感的有效方法。纪念堂为便于管理将主入口封闭,阻断了正常的使用和内外空间的沟通;其次,入口柱廊进深太浅,以致少有人停留、活动,也因此纪念堂正面大台阶与大柱廊在设计中应起到的介于公共、私密之间的复合过渡的意义难于体现,这是非常遗憾的。
在地段改造后对三角地和纪念堂广场空间感受的描述中,受试人群统计结果分析明显地分为两种矛盾的态度。对于改造后的三角地,本科生的回答是空间尺度合适,令人愉悦;博士生与教师感受迥然不同——纪念堂尺度太大,对三角地是一种压迫。 对于纪念堂广场,前者评价是更加气派庄重,后者则认为改造前广场绿树成阴,更具人情味。而问及对该地段体验最深的事物与事件时,很多人描述了柿子林或有关的听闻。柿子林作为原地段的场景成为场所符号保留在人们记忆之中。
在此,我们明显感到设计者赋予场所新的意义时,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情感上的裂痕。对集体记忆的提炼和继承是环境社会学派所提倡的。在机能的效用与情感记忆的延续往往矛盾的这两者间实现平衡是对设计师的挑战,而优秀的作品能在较短的时间磨合因变迁所带来的不适,赋予场所更多的意义与体验,从而被更广泛地接受。对此的评估我们只能期待一个更长远的后续跟踪调查了。
建筑语言的意义在第三部分的调查中,采用了“还原分析”的思路——分析独立的建筑语言对使用者的意义。使用者在回答这部分问题时显出更多的自信,而且结果也更加集中统一。
这部分调查显示,双柱廊的设计成功实现了纪念性主题给人带来的挺拔、宏伟的感受。广场铺地(毛面浅色花岗石与磨光黑色大理石带组合)的建筑材质与色彩组合都是非常成功的。
70.9%的问卷对广场绿化的评价是“不足”。对于补充的问题——“写出最喜爱燕园内何处的何种植被”时,答案也很分散、凌乱,无认同感,这说明北大校园开放空间在量的基础上尚未形成连续的结构体系,无法抽取自然形式要素,无法形成景观空间格局,更无法建立整体的景观意象。对这些要素和体系进行建构,从而有效地保护与加强建成环境价值体系,形成今后环境规划设计的指导纲领,是有战略意义的。武汉大学在这方面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最有表现力的自然形式与稳定的建成环境的景观价值体系两者兼备。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