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板工程设计方案

木模板工程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每个设计方案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尤其是在保障施工细节的时候。鲁班乐标小编就木模板工程设计方案和大家说明一下。

(一)模板安装概况

本工程设计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木立柱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园木尾径不小于70mm。立柱间距为500mm。

(二)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模板安装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长做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再由作业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

2、施工现场设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

3、现场使用的模板要完好、齐整。

4、梁和楼板模板的支柱支设在土壤地面时,应将地面事先整平夯实,并准备柱底垫板。

5、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三)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的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力面积,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3、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4、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当支柱高度小于4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然后支柱每增高2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支撑杆接长使用时,接头不能超过两个,且应采用辅助支柱来保证接头的承力和稳定。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6、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撑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

7、支架立杆竖直设置,下部严禁垫砖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8、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

9、满堂模板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接续设置。

10、支模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1、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必须搭设施工层。脚手板铺严,外侧设防护栏杆,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2、楼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13、五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模板的安装工作。

14、模板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砼,验收单内容要量化。

(四)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砼强度报告砼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

2、模板拆除前应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拆除时派专人(监护人)看守。

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4、在拆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5、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滑落的模板伤人。

6、遇六级以上大风时,要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7、拆除模板要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8、在楼层临边、楼梯楼板有预留洞时,要在模板拆除后,随时在相应的部位做好安全防护栏杆,或将板的洞盖严。

9、拆模间隙时,要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

10、拆除基础模板时,要先检查基模,土壁的情况发现有松软、龟裂等不安全因素时,必须在采取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拆下的模板和支撑件不得在离槽上口1m以内堆放,并随拆随运。

11、拆除板、梁、柱模板时要注意:

(1)在拆除2m以上模板时,要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脚手板铺严,并设防护栏杆。

(2)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3)拆除时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拉倒。

(4)拆除梁阳台楼层板的底模时,要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5)严禁站在悬臂结构,阳台上面敲拆底模。

12、每人要有足够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时要明确分工,统一信号和进行。

(五)计算

1、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B=250.0mm,

梁截面高度H=60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80×80mm,

梁模板截面底部木方距离50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40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0mm,弹性模量E=10000.0N/mm2,抗弯强度[f]=17.0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0mm,弹性模量E=10000.0N/mm2,抗弯强度[f]=17.0N/mm2。

梁木模板与支撑剖面图

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0.34kN/m2;

钢筋自重=1.50kN/m3;

混凝土自重=24.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2.5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8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4.0kN/m2。

3、梁模板底模计算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30.00×1.80^2/6=16.200cm3;

I=30.00×1.80^3/12=14.580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f=M/W<[f]

其中f--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4×0.30+24.00×0.30×0.80+1.50×0.30×0.80)+1.4×2.50×0.30=8.516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8.516×0.50^2=-0.213kN.m

f=0.213×10^6/16200.0=13.143N/mm2

梁底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13.143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50×8.516=2.55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554.920/(2×300.000×18.00)=0.71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20N/mm2

梁底模面板抗剪计算强度0.710小于1.2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0.34×0.30+24.00×0.30×0.80+1.5×0.30×0.80=6.222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67×6.222×500.00^4/(100×10000.00×145800.000)=1.779mm

梁底模板的挠度1.779小于2.0mm,满足要求。

4、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f=M/W<[f]

其中f--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80+1.4×4.00)×0.80=32.128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32.128×0.40^2=-0.51kN.m

f=0.514×10^6/43200.000=11.899N/mm2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11.899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40×32.128=7.711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7710.720/(2×800.00×18.00)=0.80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20N/mm2

梁侧模面板抗剪计算强度0.803小于1.2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28.80×0.80=23.040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67×23.040×400.00^4/(100×10000.00×388800.000)=1.012mm

梁侧模板的挠度1.012小于1.6mm,满足要求。

5、梁底模板木顶撑的计算

梁底模板顶撑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作用在梁底模板顶撑的荷载力,

N=1.2×[0.34×(0.30+2×0.80)+24.00×0.30×0.80+1.50×0.30×0.80]×0.50+1.4×2.50×0.30×0.50=4.585kN;

i--顶撑的回转半径,i=0.289×100.00=28.900mm;

L--顶撑的计算长度,L=3600.00mm;

--轴心受压顶撑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124.567的结果确定;

=0.193

--顶撑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经计算得到=4584.600/(0.193×10000.000)=2.372N/mm2;

[f]--顶撑

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13.00N/mm2;

顶撑的稳定性计算2.372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为了加强立柱的稳定性,在立柱中间高度处应加拉板,减少自由长度。

想知道更多关于“木模板工程设计方案”等建筑施工方面的信息,可以在鲁班乐标鲁班乐标进行搜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