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3.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软土及松软土和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3.2观测点设置原则

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5cm。

沉降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圆桩(直径80mm)。其中埋设直径16mm钢筋一根,桩长0.8m~1.0m,埋入一定深度,确保稳固和测量的需要。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直径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75mm铁管或钢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1cm。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沉降板埋设位置主要位于线路中心和两侧路肩附近,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埋设工作。

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外PVC管我接头连接。

位移边桩: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埋设,边桩可采用打入埋设或开挖埋设,埋设深度不小于1.0m,桩周上部0.3m用混凝土灌注固定,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0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10cm。并在桩顶预埋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

完成埋设后(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或开挖埋设)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边桩标高及距基桩的距离作为初始读数。

3.3路基沉降水准路线

3.3路基沉降水准路线

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3.4所示。

4、监测方法及要求

4.1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路基填筑完成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4.2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4.3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与边桩的位移量,当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或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竖向位移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4.4观测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位移观测测距误差±3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

4.5观测频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