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是受到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的问题。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话题。只有深刻领悟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职责和重要,才能更好地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和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大幅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法人的行为不尽规范 部分项目法人行为不太规范,其表现为任意对工程施工进行干预,违反建设程序,甚至压缩合理的工期,造成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部分项目法人关于质量监督的意识薄弱,对招标工作不够规范。
1.2 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1997年发布的,其内容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缺少相对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
1.3 设计水平不高, 质量不达标 目前,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是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低造成的,存在着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因素考虑不周,造成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了设计质量不高,图纸粗糙等不良后果。
1.4 组织机构设置不统一 随着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形势和不断改革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地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大致被分为了不同的几种形式,由于存在着这样不同的组织形式,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很难统一起来。
1.5 不按规范施工导致不合格 由于有的工程在施工中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因此无法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现场水利施工人员业务能力较差,施工经验不足,业务素质低,技术水平不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不按规范操作,质量控制手段严重落后。
1.6 监理队伍存在不足 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监管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但造成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还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造成的。当然,当前质监机构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很难深入到位也是造成质量监督很难发挥作用的关键之处。
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改进方法
2.1 完善体制 加强水利质量监督,让其成为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同时,应当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
2.2 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建筑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主要以行业自律、新闻监督和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把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
2.3 明确职能 进一步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能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按照国家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对执行水利建设市场的情况进行监管,对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
2.4 完善建立制度 工程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能促进承包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监理持证上岗的监督,加强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监理队伍素质,监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执行建立规范,做好质量监控。
2.5 加强队伍建设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监督,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已经很难适应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应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实质量监督人员,加强对质量监督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6 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监督相结合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保证政府质量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
2.7 强化施工的管理以保证质量 实行三控制的质量控制方式,即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及事后控制。开工之前应严密的审核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以及管理制度,还应仔细控制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对工程质量问题实行查明事故原因、落实处理措施和接受经验教训的原则。
2.8 加强对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监督 水利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涉及到公共安全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质量监督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主体结构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其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要随时加强主体结构质量的抽测,及时地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主体结构安全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是市场经济发展、国家体制改革的产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它发展的好坏关系着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设单位要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