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路K5+100起,经××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南侧接上××大道,路线全长8.346m.
工程规模
厦门××隧道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路线全长8.346m,隧道全长5945米,其中跨越海域长约4200米,为双向六车道,是连接厦门本岛与××区陆地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采用钻爆法修建的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
本合同段隧道长度为2810米,其中穿越陆域地段长0.29km,海域段长2.52km.
主要技术标准
厦门××隧道为高等级公路,同时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两岸接线与城市道路相连。
工程环境状况
地形地貌
工程场址位于厦门岛东北侧,地貌单元属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区。隧址区陆域为风化剥蚀型微丘地貌,地势开阔平坦,主要为残丘;红土台地,丘顶高程20~35m,丘体多呈椭圆体,坡度和缓。丘间洼地高程一般5~15m,沟、塘较多。海滨局部为全新世冲海积阶地,地面高程一般2~5m,略向海边倾斜。海岸带为海蚀海岸及堆积海滩地貌,岸线曲折,岸坡以土质陡坎为主,坎高7~20米,部分地段坎底基岩裸露。西滨岸为堆积海岸,海滩宽阔,滩面被浮泥覆盖,被辟为海产养殖场。隧址区海域约4200米,西滨侧水下岸坡平缓,一般水深15米,海底平坦,渐升至出露。
陆域段占地为鱼塘和农田,对沿线村庄的影响有限。
水文情况
厦门海域为正规半日潮,历年来最高潮位4.53m,最低潮位-3.30m,平均高潮位2.39m,平均低潮位-1.53m,平均潮差3.92m,最大潮差6.92m,平均海平面-0.32m(黄海高程)。潮流形式属往复型,涨潮时最大流速1.3节,流向333°;落潮时最大流速1.4节,流向137°。场区陆域没有河流,大气降雨靠丘(岗)间沟谷排泄流入港湾或海中。区内小型水体较多,池塘遍布。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交通运输
厦门水路运输发达,是天然良港;鹰厦铁路、福厦公路与全国铁路、公路形成网络,××岸××大道一期工程基本贯通,交通较为发达。场内施工时,可就近修筑施工便道连接至施工地点。
气候条件
厦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2℃。每年2~8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143.5mm,主要风向为东北向,次为东南向,9月至次年4月为沿海大风季节,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3~4级,最大8~9级。7~9月为台风季节,风力7~10级,最大可达12级,最大风速60m/s。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