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关于园林设计误区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景观行业的现状剖析,指出景观设计存在的十个误区,并对每个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从而帮助景观设计师走出设计误区,走向成熟和理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并对其生活的环境和景观空间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近几年景观建设如日中天,从事景观的设计师越来越多。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景观应用起步较晚,目前景观设计行业还不成熟、不规范,设计市场还相当混乱。如何使我国的景观行业步入良性的轨道,需要决策者和景观师们的共同努力。
1、景观师缺乏自信,缺乏与决策者的沟通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政府工程上,政府工程多为美化市容、迎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与形象。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加之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都比较繁忙,景观师和决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沟通交流,加上景观师又惧怕得罪决策者,丢失唾手可得且数目可观的设计费,实施中往往敷衍了事,粗制滥造。
再者就是我国现从事景观教学的院校师资力量不强,且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培养出的景观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高,功底不深。其结果导致一些景观师的不自信,没信心去说服决策者,而是一味的迎合决策者的观点,从而导致模仿风的盛行。决策者的个人喜好与观点往往成为设计的准则,规划成为“官划”。
2、缺乏必要的植物知识
目前我国的景观师,或毕业于农林院校,或毕业于城建院校,毕业于农林院校的侧重于绿化种植,而毕业于城建院校的则侧重于建筑规划,缺乏必要的植物知识,结果导致作品偏铺装和小品等人造硬质景观,而忽视植物景观。植物选择及配置的随意性,一味追求高档次与大规格,不但起不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往往连植物自身由于生境的不符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有些景观设计师虽懂点植物知识,但不愿作深入的研究,对植物的生态特性、观赏特性,植物群落的特点一知半解,这样也作不出好的成功的植物景观。
3、生态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那部分组合,包括在这个特定范围内的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非生命部分包括各种无机环境因子,如光、降水、营养物质和土壤等。其系统内部则要求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的状态之中;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复杂多变的,追求生态性是当今各行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许多人在不理解生态的真正含义时,感觉“生态”这个词比较时髦,且容易让人接受,便不管搞什么都要套上个“生态”框。这种现象在景观设计行业尤为突出,或简单认为生态就是绿化。在设计中随意破坏河流自然驳岸、场所、水文、地形、原有植被等,导致建设成本高,建后景观养护管理费用高。
4、设计缺乏独创性
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独创性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是非常必要的。
模仿之风在景观设计界越来越盛行,好的景观作品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其主要原因是决策人或业主为突出其业绩,要求景观师把某一好的作品作为蓝本,加以模仿,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不现实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结果“千城一面”,景观都似曾相识。
反之,许多景观师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迎合业主的意图,以求得方案一次性通过,便心安理得地抄袭模仿,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
5、贪大而追求豪华气派
当前,一些决策者和设计单位开口便要上档次。“档次”应该是对景观质量和品味的追求,但现在往往被误解为宏大和气派,或是用材的豪华和昂贵。于是广场越造越大,规模甚至超过天安门广场,如某地一县城,竟造了一个近五万平方米的集散广场。由于草坪和硬质铺装较大,进入广场便感到空荡荡的,无处着落,没一点亲切宜人的空间感。
再者就是追求材料的高档,不管当地经济水平如何,认为材料高档了,也就上档次了。结果花了大量的钱,却建造不出景观精品。
6、缺乏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随着房产的市场化,住区景观在景观行业中占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开发商在赚足钱的同时,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景观大师”了。这归根于景观产品具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而导致了开发商对景观设计的干预增多。在景观设计前,不管场所条件是否符合,便给景观定下“澳洲风情”、“加勒比海”等调子,景观师为了寻求方案的通过和拿下项目,便不顾职业道德,业主要什么我设计什么,迷失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久而久之,景观师与描图员有何区别?眼下景观行业还基本没什么规范可言,其结果导致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