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来讲,工程设计实际上是一项兼具系统性与专业性特征的重要工作。要想圆满完成设计任务,工程中就必须保证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基础,同时具备强烈的抗震意识、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慎重对待自身的工作。其中,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方面,设计人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一、关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内涵与影响在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下,现代建筑无论是高度,还是承载能力,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在同步提高,建筑质量目前已经成为了衡量工程企业实力的关键指标。这种情况一方面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工程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现阶段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如何根据建筑用途,确定最佳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其次,如何在建筑用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高度不断增大、内部设施种类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使地基与结构能够经受住各类考验。也就是说,当前情况下,建筑结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大,只有保证结构安全,才能保证工程安全、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现实中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在保证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优化结构质量,以不断提升其安全性。2.常见问题总体而言,现代建筑结构安全方面的常见问题主要有:(1)抗震性能不佳。尽管地震可对建筑造成毁灭性破坏是公认的,相关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对此也进行了充分地考虑,但是建筑结构实际的抗震性能依旧还有待提高。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为设计人员对抗震问题不够重视,为结构安全埋下了隐患;缺乏惩罚机制,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技术条件的限制,体现为抗震技术有待完善、抗震效果难以达到预期。(2)安全系数不高。由于观念因素与设计要求的影响,当前很多工程在设计中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筑外形及成本方面,对于安全问题大多心存侥幸。比如,由于觉得“没有必要”,部分建筑中并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通道的设置,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人群疏散将成为一个难题,火灾的危害性也将因此成倍增大。另外,施工中对材料要求不严也是导致建筑安全性不高的原因之一。部分工程中,企业出于压缩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考虑,私自更改材料类型,致使建筑的实际安全性低于预期。(3)设计的合理性偏低。在部分建筑工程中,存在结构设计合理性偏低的情况,产生原因一般是设计人员能力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后果是建筑结构安全隐患多、风险增大。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都会利用一些软件作为工作辅助,而这些软件的科学性及设计人员应用软件的能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在设计合理性偏低的情况下,建筑结构抵御外力破坏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在地震等灾害中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发生倒塌。
二、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对策建议
1.提升设计水平,保证设计成果的科学性设计者的能力与责任意识对其工作成果影响显著,如果一个设计师对工作不负责任,其在工作中的态度也会比较敷衍,工作不细致更是必然。所以,出于提升设计水平的考虑,现实中有必要加强对设计师的约束,提升其工作的严谨程度和细致程度。只有设计者在工作中对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的设计方案才会更加贴近工程设计要求。在当前阶段,增强设计者的责任意识是一项亟待落实的要求。除了设计者综合素质之外,技术也是影响设计成果的因素之一。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应用的设计软件也更加多样化。设计软件具有诸多优势,其可以弥补传统设计方式的不足,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很有益处。考虑到这一点,设计师应主动的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将其作为工作的有益辅助。此种做法对于设计实效性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推动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总而言之,为了适应不断更新和提高的设计工作要求,设计师有必要提高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力度,不但要关注技术更新为设计工作带来的改变,还要主动将相关技术和成果用于工作中,使它们为自身的设计工作服务。2.加强用料把关,减少安全隐患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用料属于关键环节,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巨大影响。所以,现实中必须要注重加强用料把关,以减少安全隐患。为此,现实中需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工程设计中应以优质材料为首选,在材料性能方面,也要结合建筑抗震要求进行考虑,确保最终选用的工程材料品质优良且能够适应建筑特点。同时,设计中还要对施工方不按规定施工的可能性进行考虑。对于施工方来讲,施工可以视为是一个完成任务后获取报酬的过程。所以,施工方往往十分关注利润问题,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施工方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故意偷工减料等。考虑到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工程设计中应注意建立关口,牵制施工方,尽量防止其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或者使用不合规定的材料。上述做法可起到制止作用和斩断作用,分别指的是可以制止施工方违规用料的行为、斩断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通道。其次,施工方也应科学认识建筑结构安全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为长远发展考虑。施工方应当明确的是,只有赢得好口碑,其才能够在建筑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所以,无论是在选择材料种类时,还是在确定供应商时,施工方都必须要以保证质量为优先考虑。比如,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施工方不仅要对其资质进行确认,还必须要结合企业口碑及信誉、综合实力,来选择最佳合作者。3.正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威胁,增强抗震意识地震是一种可在瞬间产生巨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再加上其具有“只可预防不可控制”的特点,一旦发生将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所以,要提升建筑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环节中就必须正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威胁,并在设计工作中将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作为基本目标,注重设计成果的优化。为此,现实中就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设计人员必须树立抗震意识,总结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并将其与设计工作联系起来,有意识的提升结构的安全性。比如,鉴于工程用料对建筑结构影响较大,工程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对材料选用进行严格要求,严厉禁止使用其他不合规定的材料。其次,对工程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抗震对建筑的意义,进而达到端正他们工作态度的目的,以减轻人为因素对结构安全的威胁。最后,总结经验,从相关事故中吸取教训,有意识的对工程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留下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在具体做法方面,可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并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的规避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以对相关的优质工程进行分析,明确该工程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为自身工作的改善提供借鉴。上述方式实际上就是取长补短,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设计水平的提高均十分有益。4.加强设计规范,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工程设计是一项需要结合实际,遵照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原则展开的工作。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实际来讲,很多建筑工程寿命过短、出现坍塌事故都与设计有关。所以,对于工程设计工作,现实中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规范,以减少设计导致的安全问题。出于提升结构安全性的考虑,现实中必须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约束,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首先,保证现有法律条文和设计要求在工程设计、施工中得到贯彻落实。工程设计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特征,在具体进行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作为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最大的环节之一,施工环节也必须在不违反行业规定及法律要求的前提下,认真落实设计要求,以缩小工程结构实际安全性与设计预期的差距。只有科学设计、规范施工,才能达到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要想真正做到这两点却有很大的难度,还需要工程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管控措施。其次,国家应进一步细化有关工程设计的法律条文。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愈加重视,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规在不断完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很多关于工程设计与实施的不规范现象依旧没有被明令禁止。这就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一些细节要求,必须要通过细化法律条文等方式,来明确“何可为、何不可为”。另外,对于一些设计人员失误或者不负责任导致的工程事故,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出台专门的处理规定,以便合法追责。这就要求现实中在看待一些工程安全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追究施工人员或者监督人员的责任,必要时还需追究设计者的责任。上述做法可以起到增强设计人员责任心的作用,有助于其加强自律,进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结语
总体来讲,结构安全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均有很大影响。考虑到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实中有必要从提升设计水平、加强用料把关、增强抗震意识、细化法律条文等多个方面着手,来尽量规避安全问题。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