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也愈加完善。自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出台后,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也逐渐趋于法制化。因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多等特点,增加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为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关部门、单位必须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创新工程质量管理运行机制,为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质量监督概况
质量监督是指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产品、工程等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作为政府实施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质量监督是宏观管理监控体系的重要构成成分。在计划、组织、指挥与调节、管理国民经济活动中,监督是确保以上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应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间接控制,以此对监督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是经济活动监控机制建立的保障。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组织形式不合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属于三级管理(水利部总站—各省中心站—地区、市质量监督站)。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存在力量不足等问题,如没有专人负责行业管理,无法有效指导水利行业质量监督工作。以工作自身来讲,监督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人员紧缺、工作交叉或职能特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质量监督工作的快速发展。
2)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因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及自身建设水平低等原因,导致质量监督工作水平低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标准、法规应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但具体管理运用中,如无法及时对水利立法建设落后实践需求进行改变,无法对现行法规进行积极调整与修订,将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3)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对水利工程质监管理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大量员工正式上岗后,业务培训不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无法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不重视质量监管工作,导致大量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产生,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将其终端责任全面落实。
3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建议
1)作为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支撑,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水利工程具有地域性、流域性等特点,每个工程建设周期都存在极大的区别。为此必须严格遵循投资性质对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进行确定。根据相关条例规定,在恢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后,在界定工作具体职责过程中,必须对监管工作加以重视,特别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必须从根本上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以规范,了解与承担自身工作职责,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政策配套与支持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息息相关。在质量监督程序改革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可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为此,水利部门可以此进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的修改。与此同时,应与建设部相关规定充分结合,进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文件的制定。实现从授权执法转变为委托执法,由监督实体质量转变为重点监督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等。3)作为政府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应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水利工作质量的监督力度。
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必须提升政府部门执法能力和监管力度,科学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才能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4)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度与内容,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自身建设水平,并对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在强化内部管理中,应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业务能力、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等,定期进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是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应做好三级管理工作,协调三级关系,为提升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4结语
作为国家基础产业,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产、发展的物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涉及到各个行业的顺利进行,并与国家、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水利项目多在江河上进行建设,如出现事故,将具有严重的后果。为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必须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基于此,如何对原有质量监督方式进行改革,如何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进行提升及如何将政府质量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已成为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认识”的讲解,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