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以四川李庄为根据地,开展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考察和学术研究,完成了《中国建筑史》。随着岁月的流失,人们似乎无暇回望那段封尘的历史。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及所属《建筑创作》杂志社却让人们又重温那段历史、认知梁思成精神。为什么?用该院院长朱小地的话说,这是国有建筑设计企业对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责任。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带来关于不该忘记抓什么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然而,对于这种责任,对文化之于企业和员工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没有引起我国众多建筑设计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在一些管理者眼里,抓企业的文化建设,倡导对传统文化遵循,那是软性的,甚至是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而抓住一个个大项目,才是企业所需,才是员工的利益所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管理者忙于抓经营,抓市场,抓甲方,抓效益;建筑师们忙于抓项目,抓创作,抓图纸,抓现场,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拼搏市场,就是要有兔起隼落的速度和当其下手必下手的气势。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试看,在国人眼中,那些一个个跋地而起的大项目中,在国际竞争的大平台上,我们胜出几何?在安德鲁(国家大剧院设计者),赫尔佐格、德梅隆(国家体育场设计者),库哈斯(中央电视台新大楼设计者)渐被大众所熟知的时候,我们的建筑师哪里去了?当然,中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众多的设计团队、众多的从业者,应该对此种现象进行深层次的自省和反思,我们到底缺什么。管理者,你对自己的员工施加了怎样的文化影响;从业者,你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认同
在当今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之所以能够迥异同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以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用优秀先进文化对员工的浸润。早在建筑设计界各种“风陆”兴起之际,该院院长朱小地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筑服务社会”这一理念。这既是他们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该院的价值取向所在;作为国有大型设计团队,更是向社会承诺了一种责任。朱小地说,提出“建筑服务社会”就是在践行着一种理想,承担着对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责任。为了践行这种理想,他们提出了要有“高完成度产品”,要“走向整体建筑”;为了这种责任,在2005年中法文化年中,他们成功地承办了“法国建筑展”和“中法建筑论坛”。而此次作为企业参与承办“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更是这种责任的使然。可以说,“建筑服务社会”的理念,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文化的回报是丰厚的。也正是北京院一代代人对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自觉的传承和坚守,几十年来,在该院涌现出了一批批可垂史册的大师,如建筑大师张镈、建筑理论家陈占祥等;创作了一座座在新中国建筑史上不可超越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北京友谊宾馆等。他们坚持文化建院的路子,值得同业者借鉴。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我们的城市面貌、城市建筑颇有微词:城市设计千城一面,不伦不类的建筑随意摆放在城市街头。问题出现在哪里?借用《文心雕龙》的一段话:“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意思是说,光有教化作用和骨力而缺少文采的文章,就好像飞集文坛上的老鹰;而光有文采而缺少教化和骨力的文章,就如同在文坛上乱窜的野鸡。只有既具备动人的文采,又富有教化作用和骨力的作品,才算是文章中的凤凰。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建筑师无法左右业主,但建筑师应有说服、引导业主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的能量
文化的积淀是漫长的,文化的力量如滴水穿石;抓文化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哗众;中国建筑的品牌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扬中国建筑文化之大旗。这是每一个设计团队、每一位从业者,特别是国有大型设计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遗憾的是,自觉者寥寥。
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谁都能喊出这个口号,但未必谁都能明白个中道理。现实已经告诫我们: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的设计团队,是一个乏力的团队,是一个出不了建筑作品的团队;失去对优秀传统文化自知和认同的建筑师,就会失去自我,设计出的也只是留不下任何记忆的房子,更成不了名垂史册的大师。但愿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该抓的,一定要抓住;不该忘记抓的,永远不要忘记。只此,我们才不致失掉民族特质,才不会被世界所淘汰。
更多关于“不该忘记抓什么”等建筑方面的知识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