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河桥

清河桥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小关至清河镇南口御道上跨清河而建,为三孔联拱石桥,原名广济桥。明史记载该桥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后来又称清河桥。

简介

清河桥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小关至清河镇南口御道上跨清河而建,为三孔联拱石桥,原名广济桥。明史记载该桥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后来又称清河桥。古石桥基本完整,石栏望柱为方型,有细雕莲瓣平顶方柱头,实心石栏板两面都刻有类似建筑中的海棠池的梅花线,地伏上有栏板落槽,有望柱榫槽,有与金边联结的孔洞。三孔拱都是纵联砌法,又因有些石外露面大致成正方形 ,还有些石成竖条形,所以看起来又像是并列分段砌法。桥基是由双层带有企口的石板铺砌成的整基板,石板下面有密铺的松木大方木。再下面是密贯大木桩。

结构

1958年和1963年曾两次对西北面进行过水毁修复,到八十年代初因清河桥的过水量实在不能满足河道的排水需要,无奈于1983年4月将石桥拆卸,石料暂存,到1984年重建在原桥的东南方小月河上。在古桥易地重建工程设计之前,对石桥外露部位进行了测量,实测桥长五十点一四米,中间直墙段长三十六点八三米,桥宽十二点四六米,桥体上顶宽十二点二六米,下部宽十二点五米,中孔跨径六点三五米,两边孔跨径五点八七米,桥墩上顶宽三点八四米,向下层层出台约五厘米,拱脚退台也是五厘米,桥台砌法也自下而上层层退台,每层约退五厘米,桥台雁翅墙与桥台砌法相同,该桥在桥台雁翅墙平台上又砌有一道雁翅档墙,对桥堍翼墙起加固作用,金边石为矩形断面,宽八十厘米,厚三十厘米,悬出侧墙十厘米。地伏也是矩形断面,宽三十八厘米,厚二十厘米,退于金边十厘米。桥面宽十一点五米,用条石横向铺砌,桥头有立牙石。石桥栏望柱每侧二十四根,其中八字栏杆望柱各两根,栏板为实心板,1984年易地重建时就是按照此次测量数据进行设计的。又根据三十多年桥梁养护记录和拆卸石桥时对其隐蔽部位的调查记录,除上述数据外尚有不少数据和情况,因篇幅有限,只能作些简单介绍。

石栏望柱为方型,有细雕莲瓣平顶方柱头,实心石栏板两面都刻有类似建筑中的海棠池的 梅花线,地伏上有栏板落槽,有望柱榫槽, 有与金边联结的孔洞,但是这些圆孔洞和金边石上的圆孔洞相对或不正对,而孔洞内都是土填充,此现象估计可能是从前修葺中形成的。金边上面与桥面等高,桥面略有纵坡,呈圆弧竖曲线,三孔拱都是纵联砌法,又因有些石外露面大致成正方形,还有些石成竖条形,所以看起来又像是并列分段砌法。石的外端面即脸,表面錾纹已不明显,每孔都是十一块,内退于拱眉三厘米,拱眉石伏于石上,外面与侧墙齐平,表面有斜道錾纹。桥基是由双层带有企口的石板铺砌成的整基板,石板下面有密铺的松木大方木。再下面是密贯大木桩,该桥的基础做法迄今在全国尚未发现有第二座,以上是原桥的基本情况。1984年易地重建时其地上部位的外表尺寸和主要石件是按照古桥实样修建的,其内部构造和尺寸都有所变更,桥基改为混凝土,可惜!可惜!此次广济桥易地“重”建是对文物的一大损失。结构:桥基是由双层带有企口的石板铺砌成的整基板,石板下面有密铺的松木大方木。再下面是密贯大木桩,该桥的做法迄今在全国尚未发现有第二座。现桥为1984年重建在原桥的东南方小月河上。

更多关于“北京清河桥”等全国桥梁建设规模和桥梁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