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防护林工程建设方法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在防护林工程建设方面也逐渐加大力度,有效提高了我国森林覆盖率,缓解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在防护林工程建设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概述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理念,对影响沿海防护林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以期为加强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东营市垦利区海岸线长143公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工程总长140公里。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防潮大堤西侧,南起永丰河,北至小岛河;工程区原貌为废弃海水养殖池,通过就地取土淤筑台田,土壤含盐量高达15‰以上,属于极重度盐碱地,且淡水缺乏,苗木还面临海风海雾的不利影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基干林带长9公里,造林620亩,植树8.5万株;修筑台田、开沟动用土方23万方,调运种植土2.52万方;施用农家肥5320方;铺设灌溉管线9公里;总投资720万元。

2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1)树种选择。针对土壤盐碱程度高的实际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分析和筛选,最终选择了刺槐、榆树、竹柳、白蜡等4个主要树种,与杜梨、臭椿、中华柽柳、紫穗槐、木槿、火炬、银芽柳等8个伴生树种,共计12个耐盐碱、抗干旱、抗病虫害的树种;苗木规格以胸径2cm为主,根幅不小于35cm。根据各地块的含盐量、土壤质地等情况布置不同的适宜树种,采用4个树种进行了典型造林和7个树种的试验造林。2)工程改碱:①长9公里临路14m宽台田,因其土质粘重、且为原来修筑防潮大坝的生产便道,土壤通透性差,所采取了开挖1m宽、0.7m深的种植沟,填充客土的方式;②新淤86m宽台田,其土壤为砂质、通透性较强,采取了开挖0.8m宽、0.3m深的条沟,破坏土壤原有的毛细管结构,利用降水蓄淡改盐。3)多模式造林。采取了截干、平茬、地膜覆盖、扦插、栽植容器苗等5种造林模式。例如对14m宽临路台田上的园蜡2号、火炬等树种采取了截干造林,干高1.3m左右,降低了树干蒸发量;对新淤台田的刺槐、火炬、紫穗槐等采取了平茬复壮措施;对竹柳截干后枝条采取了扦插造林措施;对当年生绒毛白蜡采取了平茬后地膜覆盖保墒措施。4)施足农家肥。开沟客土区和种植沟内均覆盖5cm厚的腐熟牛粪,通过浇灌将有机质渗透入土壤,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改良了土壤,降低其含盐量,减弱表层土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5)罐车调运淡水,保证浇透浇匀。针对春季造林临时无淡水来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罐车调运淡水的措施。植树最高峰时,工地上有5辆罐车来回穿梭调水,平均每株树一次浇灌35kg水,并做到栽后2个月普浇三次水,保证树木对水的需求。6)配置管灌工程。为了保证后期树木对淡水的需要,建设了管灌工程对接现代渔业示范区原水管线,在东西干路新建1处加压泵站,铺设PVC管线9公里长,每隔50m设置1个出水阀门,便于日常浇灌。7)加强栽后管护。做好病虫害防治、除草、苗木补植等工作,对土壤含盐量特别高的区域,做好雨季造林和秋冬造林方案,利用雨季降水和后续的管灌设施完成建设任务,研究制定长期管护机制[1]。

3预计产生的效益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是东营市中心城沿海区域防风固沙、抵御风暴潮和海风海雾不利影响、改善环境的一条重要生态屏障。本工程区段是环中心城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会极大地改善区域生产生活环境,并将成为沿海观光旅游的一条风景林带。

4体会

1)在改土上下足功夫。根据“改地适树”的原则,本工程严格按照“先造地,再治盐,后造林”的步骤,逐个地块踏查,研究制定高效、易操作的土壤工程改良和农艺培肥措施。工程改良主要是在前期修筑台田的基础上,降低其含盐量。即针对临路9公里的老台田土质粘重、通透性差的问题,采取开挖种植沟、填充客土的方式,迅速改良土壤;针对新淤台田土壤砂质、通透性较强的特点,采取开挖条沟的方式,破坏原有的毛细管结构,利用降水蓄淡改盐。农艺措施培肥,即在开挖的种植沟和条沟上均覆盖5cm厚的牛粪等农家肥,在浇水前施足施匀。通过浇灌将有机质渗透入土壤,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保墒、防风固沙等作用,同时将杂草割除后覆盖地面,减少地表蒸发,降低了土壤含盐量。2)在树种选择、造林技术上做足文章。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模式的混交林,经实地调查、分析,选择适应沿海区域、耐盐碱、抗干旱和病虫害的树种进行混交造林;结合不同地段立地条件,采取低截干、平茬、地膜覆盖、扦插、栽植容器苗等5种造林模式,有力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3)在水浇上寻突破。淡水压盐是盐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针对无淡水来源这一难题,花大力气采取罐车调运淡水的措施,实现栽植前期普浇三次,共计调运淡水7930方,保证了树木对水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树木对淡水的长期需要,新建管灌工程对接现代渔业示范区原水管线,在东西干路新建1处加压泵站,铺设PVC管线9公里长,每隔50m设置1个出水阀门,确保树木得到及时浇灌,能够成林成材。

5结论

滨海泥质海岸盐碱地造林虽然是世界性难题,但是只要做好改土换土、引水浇水、优选适宜树种等关键环节,就能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应有的绿化效果。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