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胎轮胎的正确使用

  (1)正确驾驶

  驾驶对无内胎轮胎的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影响,车辆起步和制动时,加速踏板、离合器、制动器的操作要配合好,尽量做到起步平稳、停车缓慢,避免急转弯、紧急制动、猛起步以及盲目高速行驶(高速超越障碍物)。行驶途中紧急制动会增大轮胎与路面滑磨,造成局部磨损:起步过猛会造成轮胎胎面局部磨损过大;轮胎撞击障碍物会使轮辋变形,影响密封。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无内胎轮胎的温度要比普通轮胎的低一些,但如果制动系统技术状况不佳或驾驶员操作不当,例如:制动拖滞、频繁使用紧急制动等也会造成轮胎温度迅速升高,气压随之升高,使轮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影响轮胎使用寿命。

  当发现轮胎温度过高时,应降低行驶速度,必要时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场所进行自然降温。严禁采用放气降压和泼水降温的办法。放气降压使轮胎在低于规定气压下运行,变形量增大,会使轮胎温度继续上升。泼水降温使轮胎骤然冷却,各部分收缩不均匀,极易发生变形,出现裂纹。

  (2)加强检查

  车辆行驶前,应逐一检查轮胎的外形、活动部位及转向轮摆动是否正常,检查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等现象,检查轮辋是否有开裂、变形和明显腐蚀的现象。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分析损坏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胎面磨耗至安全标志线时,应停止使用。在不良道路上应减速行驶,车辆通过障碍物或尖锐石块区域后应及时清理花纹内、两胎间夹持的杂物,检查轮胎是否有机械性损伤。

  (3)正确拆装

  若无内胎轮胎需要修补,拆装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轮胎拆装机,手工装卸容易造成轮辋边缘凹陷不平或胎圈脱胶,导致漏气。在拆下轮胎前应做好标记,以便组装时能保持原来的滚动方向和动平衡。安装轮胎时要使用专用工具,不准使用重锤敲击轮胎和轮辋。无内胎轮胎对于轮辋的要求比较严格,轮辋应没有碰撞过,没有锈蚀,必须经过气密性试验,不能有“砂眼”。

  每安装一次无内胎轮胎,必须更换新的O形圈,安装前把O形圈放在植物油中浸泡片刻。在充气过程中,应检查O形圈是否漏气。

  (4)定期换位

  车辆行驶一定里程后,不同部位的轮胎其疲劳和磨损,程度是不同的,为了使轮胎均匀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进行轮胎换位。一般2万~3万km进行一次。轮胎换位有交叉换位法和循环换位法。

  在同一车辆上应使用类型、胎面花纹、规格尺寸、新旧程度和厂牌一样的轮胎。避免品牌不同的轮胎、新轮胎和磨损轮胎、新轮胎和翻新轮胎的组合装配。

  (5)保持良好状态

  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证车辆安全高效行驶的必要条件,也是减少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前提。应周期性地检查前轮定位和轮胎平衡,以及车轮轴承、密封装置、制动器、车架等,保证车辆在直线行驶时无左右摇摆现象,制动时无跑偏、拖滞现象。因为前轮定位失准、轮辋变形、制动拖滞、制动跑偏等都将加速轮胎的磨损。

  (6)气压达标

  轮胎气压过高,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使轮胎柔韧性、缓冲性能减弱,地面附着力降低,轮胎打滑趋势增加,胎面中部磨损加剧,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

  轮胎气压过低,轮胎接地面积达大,胎面向里弯曲塌陷,胎侧外凸屈挠变形,使结构层之间产生应力,轮胎的变形加剧,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严重时会使胎面和线层分离,造成剥落及胎体损伤;轮胎口部活动加剧,引起同轮辋的摩擦,使胎圈损坏和缓冲层边缘脱层,严重时会使轮胎迅速报废。

  无内胎轮胎比普通轮胎对气压的要求更加严格,轮胎气压高低不能凭感官去判断,必须使用气压表进行测量并保持规定的压力。测量气压时应在轮胎降至常温后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无内胎轮胎充气后并不是绝对密封的,即使在轮胎和气门芯完好的情况下,也会缓慢自行漏气,因此,必须做到勤查勤补。

  (7)禁加内胎

  有些驾驶员认为,在无内胎轮胎内加装内胎,能够防止轮胎漏气,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无内胎轮胎内加装内胎后,内外胎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的热量又不易散发,轮胎温度升高,气压随之升高,轮胎耐磨性变差,缩短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爆胎的恶性事故。无内胎轮胎内加装内胎后,还可能使前轮失去坳平衡,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转向盘抖动,降低行车安全性。

  (8)合理停放

  车辆长时间不使用时,应保证轮胎气压充足,并用支撑物支撑,让轮胎稍离地面以解除轮胎的负荷,防止变形而失去良好弹性。应避免阳光直射,严寒天气应防止轮胎与地面冻结在一起。车辆停放时,应远离油污,避免轮胎与油液接触,以免橡胶老化损坏。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