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建筑与文化建筑探索

1案例概况

本文所列举的视觉展示类文化建筑共同点之一是建筑的前身均为老旧废弃的工业建筑,并且馆址都位于知名的创意园区中。2.1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坐落在深南大道以北的OCT-LOFT华侨城创意园。创意园前身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厂房、仓库和宿舍楼。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旧厂房成为历史残留片段,但是,这些片段记录了深圳成长的过程,推平重建无异于永久删除一段城市的发展史。2003年何香凝美术馆决定将其中一个厂房改造成为当代艺术中心。当代艺术中心的改造成为区域改造的启动点,配套画廊、书店、艺术商店、设计工作室、设计商店、酒吧和咖啡吧,逐渐成为置换和填充原有厂房的功能空间,整个区域的文化品质和艺术气质迅速得到提升。

2.2杭州:桥西博物馆群杭州历史底蕴深厚,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杭州市委利用拱宸桥边几处“工业遗址”,改建成了四个国家级工业类博物馆,分别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工艺美术博物馆。四座博物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为特色,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平民化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其中工艺美术博物馆保护利用原红雷丝织厂老厂房;中国扇博物馆,建于杭一棉(运河边通益公纱厂)遗址;中国刀剪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建于土特产仓库遗址。

2案例比较分析

2.1规划特点对接

从规划角度来看,这两个案例的共同之处是集约化布局。首先,提供“一站式文化套餐”,方便参观者在整段时间内做多项选择;其次,集约化布局提高合适环境的选择机会;第三,配套设施,如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休憩设施、消费场所等可以最大程度上共享;第四,在更大程度上扩大视觉展示类文化建筑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旧工业建筑再生为文化建筑也有其先天的适应性,工业建筑多有序成组布局,而博物馆设计中也常采用多个展厅串联组织流线。首先OCAT位于由何香凝美术馆、OCAT、华夏美术馆和华夏艺术中心形成的一个文化圈内,可以有效地发挥项目的影响力,提升文化形象,形成文化区的产业聚集。

作为艺术展示的平台,OCAT像“磁场”一样招徕尖端创意设计机构,这些机构又成为OCAT的外延。厂房的成组布局从规划上满足OCAT动态的,交互式的,灵活的生长过程。位于杭州的四座博物馆也是由几组厂房再生而成的,其中工艺美术博物馆和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毗邻而居,建筑间通过风雨长廊链接起来,组合成一个园林式博物馆,穿过数百米修旧如故的历史风貌建筑,又可以继续参观扇博物馆。参观者不仅能够在馆内参观展品,走出博物馆后仍能欣赏运河沿岸风景、感受历史街巷,更仿佛置身于一个露天博物馆。

2.2展示对象与空间

OCAT作为何香凝美术馆的分馆,展示对象及展示空间都是主馆的补充。何香凝美术馆展示的艺术品大多为传统的架上展品,由于场馆规模限制难以展示大型展品。而OCAT展示的多为公共艺术,艺术形式以大尺度的雕塑,或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形式灵活,注重创意,展示对象甚至为一个“事件”,而观者本身就是展示的组成部分。旧厂房高大的空间适合大厅式展示空间根据展品的特点灵活布置。参观动线的确立并不依赖于建筑的界定,而是由二次陈列进行设计。

建筑空间主要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功能潜在性的容器,展品与展示空间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空间传达的意义基于参观者自我意识中对空间的重构。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走进生活、对话公众,种种实践行为需要依托合适的场所,OCAT在此种诉求下应运而生。桥西博物馆群均为专项博物馆,展示对象类型基本固定,因此展示空间采用传统视觉展示类建筑的排布方式,根据已有工业建筑现状改造成若干展厅串联,组织清晰有序的参观动线。但除了展示空间外,桥西博物馆群的设计中都非常注重那些没有功能制约的非展示空间的引入,例如中厅、内街、风雨走廊、庭院等。将通道、中庭、挑台、露台与展厅互相包容、交错,形成充满戏剧性与趣味性的空间。此类场馆公共活动的中心,更逐渐成为展示类建筑中最为富有活力的区域。

视觉展示类建筑现今已逐渐成为媒体和大众进行文化碰撞与交流的首选场所,这种发展趋势反映了视觉展示类建筑的社会参与性。桥西博物馆群改造的这一空间特性也契合了市政府意图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杭州特色、运河特色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的美好愿景。

2.3运作和改造模式

运作方面:OCAT是华侨城地产以及何香凝美术馆联合策划运营的。由华侨城地产投入资金,使得OCAT坚持高起点、高门槛、高品位。OCAT投资占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首期改造总费2/3,定期由不同艺术家进驻,且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可供市民参与的当代艺术展场。OCAT虽为非赢利场所,但兼顾艺术的市场性。而杭州桥西博物馆群则是以政府为运营主体,获得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博物馆展示内容专业性强,作为城市宣传窗口,教育基地,旨在宣传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人员配置到场馆建筑设计、展品征集等一系列场馆运作都是由政府牵头有计划组织的进行。改造模式:尽管都是由旧工业厂房改建而成,鉴于不同的运营主导,不同的展示方式和对象,深圳OCAT和杭州桥西博物馆群在改造模式上也有所区别。OCAT基本保留原主体,改扩建相对自由灵活,通过“粗犷型”改造来抛砖引玉,不同主题的展示以及周边设计机构等通过自身装修改造,来丰富OCAT的艺术表情。OCAT的改造可以说是持续生长的,历史符号与现代元素的碰撞出现较多;而桥西博物馆群的改造模式是经过策划及规划指导的,定位高,相对OCAT改造幅度较大,过程稳定,以和谐统一的历史元素来激起观者情感上的共鸣。

2.4改造的策略和路径

OCAT改造的策略和路径可以概括为“包容、灵活”。造型改造方面,在OCAT的改造中,原厂房的建筑风格极其简约,但空间结构和材质烙有工业化大生产年代的鲜明印记。本着保留工业痕迹的初衷,改造中仅对建筑单体的结构进行了加固,用钢架屋顶、红砖砌墙、混凝土,对部分墙体、屋面进行了置换,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元素,甚至保留了改造过程的痕迹。一种廉价并可以重复使用的有框金属网包覆旧厂房整体结构,外墙上岁月留下的痕迹得以完好的保留下来。

通过用半透明的工业材料包裹,以及山墙面裸露着混凝土修补的斑驳印记,并用大幅的涂料涂刷出当季展出的主题,建筑回归了原形具有纪念性的同时成为艺术的库房。相比较OCAT的包容性,桥西博物馆群的改造策略更具主导性。其设计宗旨和路线是“特色、专业”。由于地理因素,展示对象特性,文化诉求等诸多因素制约,桥西博物馆群的改造策略落实在“特色”上。特色之处在于,馆址地处杭州历史保护创意文化街区,建筑单体新旧结合,其中可表达和需表达的元素文化很多,如运河文化、历史街区、老工业厂房、江南、杭州特色、刀、剪、剑、伞、扇展品文化等。

基于这些要求,改造策略首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注重环境风格上的设计创新。对旧建筑的特色空间、旧建筑和景观元素加以保护,建筑、景观在气质上共同营造具有江南地域气息的空间氛围。空间布局通过采用现代的简练手法和现代的材料来体现博物馆空间。根据博物馆的需要,旧建筑作为主要展览用房,适当添加新建部分作为辅助服务用房并对原先建筑分散的空间进行整合。木格栅和玻璃构成的雨棚及空中廊桥连接了各个建筑单体,围合出庭院,形成组团。

整体上以抽象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文化特征,提炼最有代表的具象特征来加强文化的表达,重点部位以艺术化的具象表达作为点睛之笔,对年久失修、构件破坏明显且具有价值的建筑修旧如故;建筑外立面与周边历史街区的建筑、运河景观协调一致。专业之处在于,改建落成的四大博物馆功能合理,动线流畅。含展品陈列区、观众服务设施、藏品库区、学术研究和行业情报采集中心、行政办公区、广场、景观、地下停车场等区块。

视觉展示类文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应该着力于寻找当代语境下顺应文化大趋势的结合点,积极地反映并服务于这种集体文化意识,本文所讨论的再生型视觉展示类文化建筑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推崇“旧”的价值观,同时消费历史的今天,对历史的保留恰恰迎合了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需求,使视觉展示类建筑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生活的载体。

工业建筑与视觉展示类建筑从体量、采光要求等方面的契合性,使厂房、仓库改造成美术馆、博物馆具有可操作性。同样由于空间适宜、租金低廉加之视觉展示类建筑的“核心”辐射,工业建筑也往往吸引设计机构进驻,成为文化展示建筑的外延。在OCAT的核心作用下,华侨城创意园允许企业、建筑师、艺术家多个主体通过多层面的设计向公众展示文化的个性与魅力,其改造显现出的魅力就在于OCAT与创意园的动态相长。而桥西博物馆群定位准确,深入发掘历史价值,以强势的主导姿态带动了周边创意文化,让博物馆的功能延伸至回应社会和介入社会,这同样是文化艺术顺应大众化走向的最佳解读。

OCAT和桥西博物馆群尽管同在破旧的工业化包装下,一个是精致的都市新时尚空间,是艺术贵族的文化沙龙;一个却是复古的慢节奏的休憩庭院,平民的创意基地。两个项目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定位,改造后都有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以上的分析比较显示,同为与创意园有着微妙的联系的再生型视觉展示类建筑,但不同的规划定位、展示对象与空间特点、运作与改造模式、改造策略为两个项目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路径。

上文是鲁班乐标整理的关于“旧工业建筑与文化建筑探索”的内容,更多关于旧工业建筑与文化建筑探索内容可以实时关注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