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保障性住宅室内环境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室内环境生态化有关的理论研究,结合保障性住房的低成本性和当前生态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在室内环境生态化设计过程中的适用性、可行性原则。从住宅设计的视角,总结出了优化室内环境的适宜性生态设计手法,为保障性住房室内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性强的理论参考。
近年来,提高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生活品质、身心健康、财产安全是社会努力的目标。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不断恶化渐渐成为被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把已成熟的生态技术措施运用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来,为社会中收入较低又急需住所的人群提供绿色的室内环境,成为住宅室内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室内环境设计要素
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从使用者人群、结构、装修手段都是不同的,它属于一个特殊住宅类型。在设计时通常更注重保障性住房室内环境的功能空间布局。往往容易忽略了室内声、光、电方面的塑造、材料设施性能、通风与空气质量、冷热舒适度等。
1.室内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是室内功能空间的布局与分隔。室内设计是包括材料、功能、审美形式、精神理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设计。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讲,将每m2的面积物尽其用,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做到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和使用方便甚至美观大方,是其设计的关键。2.室内物理环境(1)声环境声环境与其他要素相比是在保障性住宅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要素之一,使用过程中住户经常对恶劣、嘈杂的室外声音环境抱怨连连,最后在心理上造成影响。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从根源上不能阻止噪声的产生,但可以从介质中对噪声进行阻断。设计时可以从建筑、硬装饰、软装饰材料及声学设计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隔离噪声,避免使用者受噪声干扰。
(2)光环境保障性住房建筑密度相对较大,两楼之间间距短,往往采光数值只是规范的最低值,所以为满足住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室内光环境的创建是通过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方式的相互转换来实现。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研究,光的获取更应该以自然光为主。在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应首先选择利用自然光,这样可以减少人工照明带造成的能源浪费。
(3)热工环境在保障性住房的热工环境设计中,应同时考虑冬季保暖和夏季纳凉的原则,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冬季的保温方法,对夏季的隔热措施考虑甚少。通过研究表明人体与室内是以辐射和对流两种方法进行热传递的。太阳的热量会通过墙体、窗口、屋顶等提高室内内表面温度,使人产生烦躁、缺水等不适感。以至于夏季空调的使用超负荷,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带来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因使用机械降温所带来的额外费用支出。
(4)风环境室内通风效果是户型设计的着手点之一,室内空气流通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良好的通风不仅是净化室内空气最简单有效的途径,而且能增加室内的对流换热,更能提高住户舒适度、降低人体表面温度,即健康又环保。而保障性住房有单面户型和南北通透性户型,前者通风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要注重室内通风效果的营造,加大自然通风力度。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