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2003年英国政府在第一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1]。承担着工业生产和建筑利用的城市是世界上最为集中的碳排放场所,促进城市节能、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低碳城市进行了研究。关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夏堃堡认为,低碳城市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即在城市内部实行低碳经济,目的是建设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2]。刘志林等认为,所谓的低碳城市是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3]。
李飞等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4]。关于低碳城市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付允等认为发展低碳城市有四大支柱,即:基底低碳———能源发展的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支撑低碳———技术发展的低碳化[5]。
刘志林等认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碳排放量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对全球碳减排做出贡献;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3]。李克欣、张力认为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创新观念;其次,在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落实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其三,改变生活方式;第四,要大力开发应用城市低碳技术[6]。
关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美洲发展银行FernandaMagalhaes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对城市的碳足迹产生影响[7]。日本学者SachihikoHarashina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8]。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