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坊 实验

2000年2月底,无锡市文管会委托我们进行了“文渊坊”项目的前期策划和保护性方案概念设计。这是一个探索性及挑战性很强的特殊项目,为我们保护与利用城市遗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很理想的实验对象。

拟建中的“文渊坊”位于无锡市中心,处于即将拆迁的传统民居形式的居住地段,内现有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邦宪故居为主的几幢文物建筑需要原地保护。同时,无锡市文管会还决定将附近因地段改造而无法原地保存的景福楼、牡丹书屋及旧方书屋三个市级文物及文庙戟门、明伦堂、学宫和秦氏对照厅易地移建于“文渊坊”用地中。这些都是保护级别不高,但具有无锡地方风土特征的老房子,故均为典型的无锡地方风土建筑。由于保护资金不足,而地段又位于市中心,具有很好的区位条件,因而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对地段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开发“养”保护,维持日后正常运转。所以,“文渊坊”虽不大,地段内却有三种类型的建筑:原地保护的和易地移建保护的老建筑,以及用于商业开发的一部分新建筑,这些建筑经过整合布局后,将成为无锡市最有城市地方特色的大众休闲观光场所之一。

可以预见,这样一种情况复杂的保护和利用项目,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首先要面对的一对矛盾,是建筑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必然存在的利益冲突。保护原则要求不折不扣地实现对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维护,而市场却遵循利益驱动法则,绝不会牺牲商业利润去迁就保护原则,甚至会为了经济效益而不惜侵害保护对象,这样的事例在各地比比皆是。因此,如何化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做到适度开发下的有效保护,就成了非常棘手的难题,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因保护带来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于开发商在保护方面的付出,一般的补偿方式是在保护地段的边缘或以外给予一定的开发面积,并在诸如市政配套及容积率指标上予以优惠。但这样的开发敏感而危险,应以不危害到保护的大原则为度,也就是说,保护是根本,补偿性开发是手段,本末不可倒置。因此这样的项目必须选择有实力、有眼光、有品位的“儒商”来参与,不能让其落入那些对保护对象及所在地段的综合价值缺乏判断力,只是作纯粹房地产算计的商人手中。

其次,在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对保护级别较低的文物建筑,是因循被动保护的规则,仅仅接受少量人流的参观或空置在那里,还是采用积极保护的方法,对其内部空间进行适度而合理的利用,也是一种两难的抉择。一般的保护规则包括:应当完整保护从单体到群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护历史建筑原有的特征、内涵及环境气氛。这要求尽量减少展示和保护措施对原有环境的影响,避免受保护建筑及周围地段使用功能的改变。然而,对于现实情况千变万化且错综复杂的大量风土建筑来说,如果在保护与利用中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往往困难重重,甚至根本无法操作,其结果是使那些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保护对象冷落凋敝,门可罗雀,以致终遭毁弃;如果过分强调以开发促进保护,又很容易落入破坏性利用的市场陷阱。我们认为,在风土建筑的保护中,不可能采取一种“一刀切”的标准和规则,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保护的大原则下做一些相得益彰的创造性工作。譬如对“文渊坊”中保护等级不高的风土建筑,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力求创造留有历史记忆的城市空间,因而对其内部进行适度的二次功能开发,不但合理而且可行。

最后,对于地段内补偿性的新建部分,是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搞相似中的谐调,还是赋予新的建筑形象,强调新旧间的对比与冲突,拉大与受保护对象的时间距离,更是一个易引起多方面争议的问题。“文渊坊”的实验,就是我们尝试做出的理解与回答。

基地及相关条件

“文渊坊”拟建基地位于无锡市中心繁华地带崇宁路北侧,文渊路和新生路之间,并在东、西两区之间拟新开南北向图书馆路,总用地面积约1.4hm2.基地内大部分建筑为十分破旧的居民住宅,为传统民居形式,其中也夹杂着大量解放后新建、增建的住宅楼,建筑质量一般,无甚保留价值。基地周围环境经过长期发展,传统元素已痕迹无多,建筑大都为现代形式的住宅和商业用房,其中,左侧中山路崇宁路口有两幢2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右侧基地后则有第一人民医院新建的2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这些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对基地内的受保护建筑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

“文渊坊”用地中的建筑,可以按保护方式分为原地保护与易地移建保护两类。原地保护建筑中,西区内现存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人秦邦宪故居,为典型的无锡地方宅院,原为当地名流秦琢如的家宅,建于清光绪末年,共六进二十余间。秦邦宪幼时因家境清寒,租用其中第三进居住达6年,度过其少年时代。现由多户人家共同使用,由于内部结构、管线年久失修、严重老化,加上各户自行的加改,使故居原貌已不完整。东侧的秦淮海祠,始建于明,为纪念宋代婉约派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所建。现存建筑尚留有门屋和其后的两座小屋,质量一般,亦属市级文物建筑。东区内现存的秦氏承志堂,是普通民宅形式,保留状况尚好,与其东侧的两座拟保留民宅同属文物控制性建筑。

搬迁来的建筑中,景福楼、牡丹书屋及旧方书屋原为秦氏章庆堂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已毁。章庆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后归于如皋教谕秦鼎云,为秦氏子孙世居。章庆堂原共六进,其中的第五、六进即现在称为“景福楼”的这一部分,而牡丹书屋及旧方书屋原位于前两进西部院落中。景福楼的转盘楼形制为江南一带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是无锡现存最早的转盘楼,有较高的价值。文庙戟门、明伦堂和学宫为原无锡县学内建筑,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位于现学前街,创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建,保存情况尚好,然周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已全部为现代建筑所占据,比“文渊坊”地段的条件还要差得多,实际上已无法原地保存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将其移建于“文渊坊”地段中易地保护。秦氏对照厅,为原秦氏宝彝堂住宅的一部分,始建年代不详;虽为宅第的一部分,但对照厅厅堂、厢房配以园林小品,反映出明清江南水乡的住宅特色。这些风土建筑现在都要到“文渊坊”基地里来“避难”了。

保护性概念设计

1、保护性利用对保护对象进行合理利用,是一种明智的保护策略,这一点在文物保护界早已形成共识。良好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文物建筑的日常维持,更有利于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同样的理念,更应该适合于数量上大得多的,又未被列入文物保护范畴的风土建筑。因此,对于风土建筑的再利用,除了有利于其自身的保护外,还可以作为对开发商的一种补偿。如果按传统的解决方法,仅将之作为古物“标本”来观赏,未免有些一厢情愿,显然没有多少吸引力,对于“文渊坊”中所要保护的这样的对象来说更是如此。无疑,对风土建筑在保护中加以利用,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通过对“文渊坊”的现状分析,基本肯定了老建筑二次功能开发的可行性。秦邦宪故居保存尚完整,又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因此,以其为核心建立无锡名人纪念馆。以原地保护的秦氏承志堂、秦淮海祠等,易地搬迁的景福楼、牡丹书屋、旧方书屋、文庙戟门、明伦堂、学宫以及对照厅等,共同组成无锡传统风俗民情观光广场。对以上部分风土建筑进行二次功能开发,并结合新建筑,举办传统工艺品展销、民间艺术演示,开设城市书画展廊、无锡地方风俗茶轩、地方中医堂诊等,使“文渊坊”成为类似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那样的大众休闲场所和旅游点。实现文物建筑在适度利用下的积极保护,使历史地段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提升无锡市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品位。

一般来说,风土建筑的平面和空间都是很简单的,没有特定的功能特点及相应的形式特征,因而使用灵活,可以有多种用途。在项目建成开业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功能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这就意味着项目完成之时,风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才真正开始。明智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审慎而灵活地将建筑保护与商业经营结合起来,将当地的风土民俗融合进去,在风土建筑受到保护的同时,使一些以其为背景的风俗活动获得某种程度的延续,全面提升保护性开发地段在城市中的潜在价值和文化品位,这样做或许还会产生一点“品牌”效应,长远来看将会为保护性开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