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碉楼建筑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揭示碉楼建筑的起源、分类及建造,并以开平碉楼为主要对象研究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进而挖掘碉楼建筑的内涵价值。
我国碉楼建筑的雏形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出现,其主要功能是防御。古代经常出现动乱,上至统治阶层需要建防御性的工事以御敌,下至连年遭受斗争带来的苦难的百姓也期望能有避身之处,所以防御性的碉楼、碉堡等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
1碉楼的起源
碉楼作为防御性建筑出现在不同国家地区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碉楼以单体塔楼式较多。例如“罗马风”建筑中的教堂西立面的砖石结构钟塔,发挥着召唤信徒、报时等功能,在封建战争频繁时又用于瞭望。起初钟塔独立于教堂旁,后单体塔型建筑渐渐脱离教堂进入城镇,依旧起着晾望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军事防御和火警监护的功能。保存较好的实例是意大利的锡耶纳,该城在12世纪建有70多座石结构高层塔楼,高耸于城镇各个角落,迄今保存的十余座上部造型丰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我国碉楼主要作为乡村或住宅的防卫建筑而存在,民间称其为“炮台”,或“炮楼”等。秦汉以前就有一种多层建筑存在,叫“角楼”或“望楼”。“角楼”反映了这种建筑在住宅中的位置,建于住宅院墙的转角部位;“望楼”表达的是它的功能,望楼在上古时期是人们望候神人的“台’,建在院落内,对位置的要求并不严格。
碉楼的建造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而发展,汉代就已发展得很完备。虽然汉代碉楼实物今已不可见,但在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中仍有保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战乱纷争,民间大量兴建带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碉楼是整个防御设施的重要部分。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反映了坞堡碉楼的风貌。碉楼与坞堡的高墙厚壁相连,高出堡内其他建筑成为视觉的关注点。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碉楼建筑失去了它的社会需要渐渐被拆除。目前仅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以及广东、福建等地区。
2碉楼的分类与建造
碉楼形式多样,可就其建造原料和功能用途分类。从建造原料来讲可分为黄土碉和石碉。前者主要用粘性很强的胶泥土建造;后者用石片堆砌而成。汶川县布瓦山上的碉楼就属于黄泥碉,而理县的桃坪村碉楼为石碉。从具体用途来说可分为家碉、寨碉。家碉大多不会很高,以户为单位建于房前屋后,或与住房连为一体;而寨碉可高达几十米,多处于地势险峻、视线开阔的地方。
碉楼的修建挑选了地形地势,同时考虑了水源、风向、向阳等因素。一般选沿河谷的高山上或半山腰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依山而建,数十家聚居为一寨,然后分台筑室。选材时充分利用河边取之不尽的石块和山上的黄土。
楼体下宽上窄,石墙自下而上逐步减薄,外墙稍向内倾,向上有明显的收分,内墙仍与地面垂直。每层有窗子和枪眼,居高临下,以守代攻。整个建筑一气呵成尽显雄健刚毅之气。其金字塔造型和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的坚固性,加之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
建造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即当墙砌到适当高度时需在墙中嵌搭长木。这种有机的架设,不仅在修建时充当了脚木架,使碉楼能在无塔吊的情况下继续向高处延伸,而且方便了以后的分层,它还对整座碉楼起到连架固定的作用。比较高的碉楼背部还有石脊作为支撑骨架贯穿在整座碉楼中。
3中西合璧——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开平市,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盛于二十世纪初,现存1833座,是我国碉楼建筑的瑰宝。华侨大力出资修建的开平碉楼带有显著的华侨建筑特点,即西洋建筑特征的引用。
其西洋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屋顶。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极富表现力,不但影响造型,还是建筑等级的标志。而与西洋各式屋顶相结合的开平碉楼屋顶更是多样,成为外观上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不过开平碉楼多样化的屋顶在等级上的表现不明显,中西结合增添了新奇的屋顶样式,但淡化了原有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中表现等级的意义。由此可知,开平碉楼作为防御建筑强调实用性,而非身份地位。
中西结合的开平碉楼屋顶形式丰富,现存碉楼中仅具代表性的形式就有数十种。除具中国传统民居常见的硬山顶、悬山顶等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英国寨堡式、伊斯兰教堂式等。有时一座碉楼的屋顶上既用西洋式又用中国式。
因此开平碉楼总体而言是中西结合、风格并现。
柱廊也是开平碉楼外观美的重要表现者之一。大部分开平碉楼都有挑廊,仅小部分没有。所谓挑廊,就是出挑于碉楼楼体中上部的一圈走廊,实际上也可称为“柱廊”。
柱廊的重要意义是防御作用。在高大的碉楼楼体上,除了一些较小的窗户外,基本全为厚实的封闭墙体,因此在其上部设置柱廊,特别是出挑的柱廊,会更利于瞭望与防御。站在柱廊之内对外观察的视野比窗口后更为开阔,无形中消除了从小窗口内射击的死角。
柱廊外观的最大特征是西式立柱与拱券的结合,这也是开平碉楼柱廊西洋风格的最重要表现。廊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并不少见,不过开平碉楼的廊子柱式是古希腊样式,而柱间的拱券是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另外具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拱券,以及具伊斯兰教风格的花瓣形拱券,在开平碉楼中也可见到。
开平碉楼有较为典型的欧式古典柱廊,也有一些仅运用了它的概略形象,较为简单朴素,突出防御性而非装饰性。在强调装饰性的柱廊内部墙面上有的绘有中国式彩画,与欧式柱头、拱券相映成趣,中西风格的碰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
开平碉楼尽管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配备枪械、铜钟等防卫装置。
4比较与结语
西方的碉楼主要存在于城镇和军事要塞,带有西方自身的建筑特征。我国则主要在乡村,它是受中国古代角楼和望楼启示而产生的一种乡土建筑类型,起源是传统的民族的。而五邑侨乡的碉楼的源流具备很多外来文化特征。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碉楼从材料到建筑技术、造型都是中式,多就地取材,夯土筑墙、木构架等技术广泛运用,楼体下大上小,多坡顶。而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楼顶采用当地常见的平顶。五邑侨乡的碉楼建筑材料多样,造型风格大量吸收了国外的建筑文化。
我国碉楼大部分与院落连接,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建筑。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与汉族地区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与庭院院墙或围屋土墙相连,而是独立于村中或村外。而五邑侨乡的碉楼都是单体建筑,不仅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作用。
碉楼独特的文化魅力赋予了世界文化以丰富的内涵,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和保留价值。虽然大部分古碉楼已没有了原建碉顶,但仍能看出防御建筑的典型特点。虽然碉楼最初是出于防御的军事目的而建,是带有封闭、保守消极意识的历史产物,但在此基础上逐渐增添的宗教理念、人生礼仪、社会象征等民族文化内涵,使得碉楼最终成为一种民族象征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碉楼的军事意义消失了,而它的文化意义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勃发了,这也是碉楼建筑最终留存下来的文化原因。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