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时代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方向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呈席卷态势,在如此形势下,寻求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之路成了各开办工程管理专业院校的发展所需。为谋求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BIM的发展概况、专业特色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方面调研,提出与BIM技术迅猛发展相适应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以阳光学院为例,对BIM时代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一些独具实践特色的新思路。文章列举的BIM时代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路径,在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业已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可供相关单位的同行进行参考。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1],属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专业特色是指其固有的特征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相比与众不同,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性[2]。伴随着BIM时代的到来,如何依托学校自身优势办好这一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专业特色人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1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目前全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已达662所[3],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管理类、土木工程类、矿业类、电力类、财经类院校等,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工程管理相关工作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工程管理专业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各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各不相同,因此在专业设置、院系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阳光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连续招生至今,招生人数基本呈现递增趋势。伴随着工程管理专业招收院校的增加和各院校的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那么,阳光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院校,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潜心思考,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合理课程体系,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寻求特色发展道路。

2BIM发展概述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和应用引起了工程建设业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BIM理念在建设行业内不断地被认知和认可,其作用也在建设领域日益突显。所谓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缩写,实质是通过创建三维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实现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过程的无缝对接以及项目相关方的信息畅通,实现项目周期全过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4]。BIM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很快,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已经交付使用,将来肯定还会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70%的项目使用BIM,目前国内大型工程率先使用了BIM技术。如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上海中心大厦这样一些大的工程。

3BIM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3.1外部环境对BIM应用人才需求

①大量项目需要懂BIM综合应用的人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超高层、异性复杂建筑、城市综合体等大型的、复杂的建设项目,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懂BIM综合应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则成为发展之所需。②传统企业也需要专业的BIM咨询服务。伴随着建设项目的大型、复杂化发展,政府部门、业主方、设计院、施工方、咨询机构等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对专业BIM咨询服务人才的需求愿望正逐步提升。

3.2BIM应用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

BIM技术的逐步推广,迫使企业发生业务转型,单项专业人员在BIM时代将急剧减少,同时促使单专业人才向BIM综合应用方向型发展;在客户关系上,同样的客户关系,由于企业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拓展业务可获几倍到10倍甚至更多的收益。所以说,优先掌握BIM技术应用,会使个人和企业在业务拓展、管理方面获得极好收益。

4BIM时代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探索

4.1注重专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98版)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1]。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培养目标,比如,国内工程管理专业领衔高校天津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法律和外语的坚实基础,接受工程师、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成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5]。

4.2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突出实践性的特点,为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阳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师资达67%,且寒暑假还安排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随着BIM时代的到来,学院还派出老师参加BIM师资培训,阳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具备BIM技术应用的教师达16%,对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

4.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知识结构与人才需求口径的拟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为适应BIM时代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阳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按“厚基础,宽专业”原则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例如,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建筑识图能力较薄弱的现象,要求制图老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将单独开设《建筑识图》课程;为适应BIM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要求教师将BIM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实施BIM相关课程设置,学生可选修BIM理论基础、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BIM技术在工程招投标中应用、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等课程。这样,尽可能地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从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4.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在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课程安排上,凡能开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的课程,都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实训形式最好能多样化。阳光学院在实践环节已经实行了实践课程单独开课,单独考核制度。扩大学校自身的教学优势,形成特色教学。通过增加实训环节,达到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其他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也能马上胜任工作的目标。阳光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别的专业实践类比赛,主张“以赛促学”,促使学生在专业类赛事中更扎实地学习并巩固所学专业知识。随着BIM时代的到来,阳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了各类全国性BIM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5建立专业校内校企合作专业创业创新工作室

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生产实践特点,争取在校内建立一个专业实训工作室,以专业老师牵头,适当接收一些生产项目,争取让学生能够参与项目,即参与一个生产任务的完成过程。这样,对学生来说可以更好地在校内就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达到以“用”促“学”,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已设立创新创业工作室,且工程管理教研室已有BIM相关项目获省级立项。

4.6建立一批稳定的、专业对口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专业对口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这样,可以解决部分学生专业、毕业实习的单位输送问题。学生在基地的实习过程中,通过校内外教师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强化实训,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且,逐步派遣师资到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样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阳光学院已与阳光城集团旗下的名筑集团(BIM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了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每逢假期,均会派一些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企业给顶岗实习的学生配备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老师联合指导实习,达到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具备BIM相关知识的学生到BIM技术应用相关单位实习、就业的学生达80%以上,且呈逐步上升趋势,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结论

BIM是建筑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校师生积极参与,为早日培养出大批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BIM专业人才而努力,针对自身学校的情况寻求专业特色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以上BIM时代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新思路,在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部分已实施并初见成效,可供同行参考。

以上是对“BIM时代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讲解,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