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关于日本集合住宅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1集合住宅的起源
集合住宅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晰,然而聚居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从迄今的考古成果中得知,公元前1580~1085年在埃及首都锡韦的壁画上描绘着的4层建筑,应该是现有历史资料中最早的多层集合住宅。
1.2集合住宅的早期发展
欧洲的集合住宅有着悠久的历史,集合住宅的普及开始于古罗马时代。在发掘出的古代城市的遗迹中,奥斯蒂亚是保存完好的遗迹,有密集的城市住宅地,其中有许多集合住宅,高5层,规模从小到大,呈街坊型形态,即沿四周道路、围绕中庭建造,但居住性不会很高。1952年马赛公寓作为集合住宅典范问世后,以美国纽约为首,欧美、亚洲各国相继开始大量建造集合住宅。
2日本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的发展
2.1第一阶段大量建设时期(1950年~1970年)
2.1.1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集合团地开发运动。最早开发的千里新城在大阪近郊,配置了铁道线和新干线,可以和大阪互通有无。其中设有公园、污水处理中心、大学、医院等设施,以英国的新城计划为范例,按照邻近住区理论和人车分离理论等规划了新城,实现了日本第一个以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1.2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
20世纪60年代后,集合住宅在开发区位上,城市中心地区租赁住宅的开发逐渐取代了郊外住宅开发;在生活形态上,从单一类型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形态转变为多样化居住形式,人们更加重视住宅本身的机能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而不十分注重住宅的面积大小。对于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集合住宅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配合都市中心的再开发,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日渐增加,出现了低层高密度、高质量、多功能、多元化的集合住宅。
2.1.3丰富多彩的集合住宅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战后大量化、经济化、快速化的集合住宅造成的单调、庞大、重复的都市住宅空间进行了反省和探讨。随着经济高度增长期的结束,住宅自身出现了巨大转变,住宅设计更加注重价值观和生活形式的多样化,集合住宅也丰富多彩起来。
2.2第二阶段多样化为城市建设时期(1970年~1990年)于1990年竣工东京多摩新城集合住宅中,在首次在原有普通住宅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住宅内功能不固定的可变空间。形式根据住户各自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太阳房作为起居室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有些空间从住户中独立出来,功能任居住者自己确定,住户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和探索后,都能把它利用起来。使广场、街道以及整个集合住宅变得生动起来,是集合住宅设计中人性化、开发个性一种尝试。
2.3第三阶段解决全面性居住环境问题的建设时期(1990年至今)
21世纪开始,为了能够实现永久的居住,不断有面向未来的课题被提出: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居住环境建设,将设计原则建立在各地的风土文脉,气候环境,资源材料等条件的基础上,同时着重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高龄化问题。
2.3.1解决高龄化问题
老龄化是日本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开发适应高龄者居住的住宅十分必要。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从社会的角度考量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否健康自立的生活,这是住宅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目前通过无障碍老龄人住宅,带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住宅,二代居住宅这三种老龄住宅产品在社区内的共存,形成了满足各类型老龄人基本生活需求的老龄人生活社区。
2.3.2解决环境问题
在集合住宅设计和建设中的环境课题方面,第一是有关都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再生;第二是都市和住宅环境的节能;第三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物。近年来的集合住宅区,由于高密度利用土地,绿化率在减少,于是住宅区的绿化作为不可缺少的居住性能的认识得到了认同。日本建设省积极倡导这个观念,力求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以保护地球环境为立足点,节省资源;二是自然与人工环境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
3日本集合住宅设计的前卫性理论探讨与尝试
20世纪前半叶,在城市住宅大量紧缺的背景下,各国建筑师最初的探索是如何搞住宅平面的标准化。独立住宅和集合住宅混为一谈,分开是独立住宅、合起来是集合住宅,这种nLDK的住宅成为僵硬化住宅的代名词。跨入新的世纪,集合住宅作为商品提供与5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标准家庭在所有的意义上是缩小化。在此趋势下,日本建筑师提出了许多非核心家庭的模式,集合住宅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3.1个体与集合的关系研究
集合住宅不像公建设施可以根据内部功能关系把整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集合住宅必须是建立在公共性与私密性良好的平衡的基础上。所以集合住宅的研究方向是集合与个体的关系,是个体多样性的研究,设计多数的个体与集体同时成立的方案,个体是自由的生活,集体是有约束、有秩序的生活,大的集体和自由的个体的关系。
集合住宅是家庭专用住宅的集合体。住宅被视为私密度最高的场所。日本的住宅内部私密性却很差,特别是在隔声处理上几乎没有任何措施。有学者认为战后日本人的私密性膨胀,也许与混凝土集合住宅的问世有关,聚集的居住规模改变了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保护住宅安全的同时也培育了私密意识,于是住宅在保护私密的意义上是进化了,但是在社区交流上却是一种文化的退化。
3.2脱nLDK设计
2003年提出的脱nLDK概念,是新的建筑环境提案,是打破了固定观念,脱nLDK捷径,寻找适应居住者多种要求的载体进行新的空间组合的探索。建筑可以接受各种不同客户,居住者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和力量改变和调整空间。尤其是出租房没有限定空间的依据。建筑对象越明确,建筑空间的限定越鲜明。如果将集合住宅中多余的东西剥离掉,就可以看到居住空间的极限条件。就生活而言,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料理、排泄、洗浴等直接发生关系的身体行为场所就是厨房、厕所、浴室等,这些支撑生活的基础设施,是定义空间的境界条件。引入此创意,能在有限的面积中收到最大化效益。设计仍然是简洁、鲜明、居住性高、个性化强,在素材和色彩上寻求有趣味的表现,重视可改性。
3.3Soho的出现带来的启示
近年像Soho一类的超级商品(住宅、商店、办公空间的构成)根据用途进行分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住宅、写字楼的边界变得模糊、暧昧,集合住宅的定义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办公室走向家庭标志着家庭专用住宅向社会开放的开始。日本建筑师山本里显提出了阈的概念,阐释为与外部对话的场所,是与外界街道连续的部分。可作办公室,也可作商店,根据各家的用途不同,给予街道的表情会很丰富。阈概念,与20世纪限定住宅功能集合化的做法不同,是新的城市住宅规划手法。
4日本集合住宅的特点和节能设计
4.1日本集合住宅的一些特点
①集合住宅普遍使用预制框架施工法、箱型预制框架施工法,内部墙体全部为轻隔墙,均按模数化设计,这样可以根据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汽油灵活的分隔空间。
②集合住宅设计中小面宽大进深的布局比较常见,一居室和二居室的总面宽一般在4.5m~6.6m之间,三居室面宽为8m左右,而进深则在11m~13m之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容积率。
③卧室布置在靠近住宅入口玄关处,基本为北向,而并不强求南向。
④为了提高空间的灵活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卫浴空间设在住宅中部,卫生间细分为包含有洗衣、干衣的洗面、浴室、马桶间三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空间,总面积较大可以多人同时使用,这样就没必要设置另外的卫生间。
⑤因为日本人在饮食上少油烟,所以厨房不要求必须对外开窗,厨房可以设置为半开敞式,位置相对灵活。
⑥起居室位于最南端,可以与餐厅厨房共同构成开敞的公共空间。
⑦和室作为日本特有的第二起居空间可以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延续,一般与起居室相邻设置,用推拉门加以分隔,并可以起居室连通。
⑧储藏空间多样化,如玄关的衣柜鞋柜、洗面室镜箱、马桶间上部的柜子、和室内的押入式柜子、固定式衣柜、走廊内储藏间等等。
4.2日本集合住宅的节能设计
日本集合住宅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4.2.1提高密闭性
提高密闭性是指尽量减少墙壁、天井及地面的各种构配件和建材之间的缝隙,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外冷热空气的对流。密闭性不好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保温材料也无法很好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提高了密闭性,就必须设置换气口,定期进行建筑内外换气。
4.2.2提高保温性
提高保温性是指通过保温材料、保温构配件及严格的施工标准等减少室内热量的损失。目前,采用建筑外保温是提高住宅保温性能的最有效作法。外保温与传统的保温方法不同,是采用保温材料将室内空间完全的不留丝毫缝隙的覆盖起来,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4.2.3多种能源组合利用
即除普通电源外,还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燃料电池及各种余热,降低石化能源消耗。
4.2.4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尽量增加建筑物可以植被绿化的空间,通过植物吸收太阳热能,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在东京出现不少屋顶小型花园、空中花园等,在绿色屋顶建筑中,采用了例如人工土壤、自动灌水装置、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等的种植技术。
5结语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住宅产业集团的发展。当然也有很大程度依赖于日本政府自二战后对于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所推行的大量政策,以及自1955年以来日本住宅公团成立后对于标准化设计的有效推广,其背后更重要的实质原因是有限土地资源下的高效利用。住宅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从消费角度影响到居住者对居住模式的选择;从生产角度改变了地产开发行业的运作模式,也会改变包括建材、建造、运输等在内的房地产相关产业的运作模式。
日本的集合住宅从偏重效率型走向承认多元价值观的规划设计,集合住宅的规划对象已经从佩里的邻里单位的家层面扩展到街层面。
集合住宅的研究的课题很多,空间很广,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发掘、发现新的可能性。扬长避短,不仅研究如何摆脱它的制约性,还要研究如何利用它的优势做文章。
我国目前住宅需求存在着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本文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试图以此借鉴,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吸取他们的经验,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