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关于帖木尔王朝时期中亚建筑艺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本文论证了帖木尔王朝时期中亚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指出这一时代中亚建筑艺术不仅保持了本土固有的特征,而且融合了东、西方各国、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精华,在形式结构、风格特点、材料种类和装修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元朝灭亡后,14世纪后半叶中亚一位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尔(1335~1405年,1370年在位)战胜政敌,统一了从今格鲁吉亚到印度北部的辽阔地域,建立了一个以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所在地域为中心的庞大帝国—帖木尔帝国(1370-1507)。至此,中亚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交通畅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帖木尔时代同时,也是中亚多民族艺术空前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这一时段亦被称为帖木尔文艺复兴时代。建筑语言是抽象的,却是可以感觉到的,很难表述清楚,却很容易理解。无论哪一种艺术都不会像建筑学那样得到人们普遍的享用。①帖木尔王朝统治时期的建筑学是当时社会习俗、工艺技术、美学思想等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关系的综合与外在表现,展示了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中亚城市生活的独特风格和建筑体系的整体美感,也体现了建筑者们所承担的伟大使命。以往世纪的建筑艺术传统对这一时期的影响是巨大的,诸如9-10世纪,在西域广大地区流行的中心圆弯顶建筑,宫廷式、多立柱和多组合建筑群;11一13世纪,用非浇铸的精美刻花赤陶镶面美饰建筑,使用砖砌组成画面的技术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均为以后中亚建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4一15世纪末中亚建筑艺术正是在保持本土特色、吸纳传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进而在形式结构、风格特点、材料种类和装修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1.中国装饰艺术元素之影响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中亚帖木尔王朝同明朝交往。随着绢马贸易、宝石贸易和瓷器贸易的发展,中国的许多艺术元素传到了中亚,被用于建筑装饰。首先是中国瓷器的深刻影响。帖木尔王朝的统治者对中国瓷器十分喜爱,瓷器是帖木尔朝与明朝贸易的大宗。14世纪末,以钻为呈色剂烧制的中国青花瓷器极负盛名,备受帖木尔王朝显贵推崇,并用于建筑装饰。因当时钻昂贵,帖木尔招揽的中亚各族工匠,便以传统的硅酸盐焙烧料—卡辛烧制出美观典雅的奶白色陶制品,器面以钻为呈色剂烧成高温蓝釉,创造出与中国青花瓷器极为相似的陶瓷制品。撒马尔罕、木鹿、尼萨等许多古城遗址的帖木尔王朝积淀层中出土了许多模仿中国瓷器的陶瓷制品。克拉维约一行至渴石①参观正在建筑中的帖木尔行宫时,发现客厅地面皆铺以蓝色瓷砖。②这些蓝色瓷砖可能就是仿效中国青花瓷的陶瓷制品。帖木尔之孙兀鲁伯别克在撒马尔罕的瓷器亭则使用了真正的中国方形瓷砖饰面。③巴布尔说,兀鲁伯-米儿咱在科希克山麓辟出一个花园,园中有一亭子,称瓷厅,其前面矮墙的下部都为瓷砖所铺砌,这些瓷砖是他派人去中国采办来的。④无论是模仿华瓷,还是直接采用华瓷作为建筑装饰,都说明帖木尔王朝时期的建筑吸纳了中国艺术元素。建筑之装饰是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自然观的体现。帖木尔在撒马尔罕居住的宫殿富丽华美,寝宫有绣花之门帘悬于门口,床上铺有绣花被褥,宫内四壁悬以丝慢,颜色为玫瑰色,其上有锦绣及宝石珍珠之属……帐之四角皆有锦绣,华贵都丽。⑤由此可见,帖木尔时代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思想的吸纳。在华盛顿弗里尔艺术绘画陈列馆中收藏着一幅细密画—狩猎中的兀鲁伯别克。艺术家的描绘独具匠心,以金色的天空、碧绿的草地为背景,烘托端坐于四角翘曲、饰有涡卷图案的中国风格亭式华盖之下、地毯之上的兀鲁伯别克。在这个可以拆卸搬动的华盖上有一行题词至高无上的苏丹兀鲁伯别克治国安民、众望枚归。⑥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王权思想及审美情趣对当时中亚建筑艺术之影响。宋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大量采用琉璃瓦,一般多使用黄、碧、蓝三色,并以黄色为贵,仅用于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帖木尔王朝时期所修之亭、阁、台、榭,无不光彩夺目、争奇竞妍,墙壁之上多仿效中国镶砌金碧色琉璃。1402年帖木尔最钟爱之长孙摩诃末速檀死亡,为纪念他,帖木尔建一塔寺。寺之内外墙壁,皆以金碧二色琉璃镶砌。14世纪80年代帖木尔远征之后,他不仅派遣画师前往中国学习绘画艺术,而且招募了不少中国陶工和装饰画画家来中亚传艺,他们被安置在撒马尔罕、安集延和大不里士⑦等文化中心。建于1835年的锡林-比卡-阿卡陵墓,其壁画中所描绘的淡红色树梢上落着的四只喜鹊,同中国水墨画中的喜鹊画风极其相似,这折射出中国绘画艺术对中亚建筑装饰的影响。在撒马尔罕,许多建于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纪念性建筑遗迹中至今仍然保留着风景壁画的残痕。如锡林-比卡-阿卡陵墓和杜曼-阿卡陵墓(1405年)内由比比汗创作的壁画苏丹之母清晰可见,树木、草丛的处理与帖木尔时代的细密画完全相同,都是仿效中国青花瓷图案完成的。⑧这些说明,帖木尔时代招募的中国陶工和画师于撒马尔罕等城市传授绘画艺术和建筑技能,不仅将中国文化传向远方,而且在中亚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帖木尔之孙兀鲁伯在撒马儿罕建造了一座雕刻的清真寺,之所以如此称谓,是因为使用了由木块雕成的中国画来装饰,这说明中国建筑艺术元素影响着后帖木尔时代。 伊斯兰建筑风格和特点在帖木尔王朝统治中亚的100多年间,伊斯兰教深刻地影响着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伊斯兰文化不断深人,作为民族精神的发扬引人注目①。在建筑领域,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清真寺、陵墓及宫殿、宗教学校、天文台,巍峨壮观,装饰华丽,雕镂精湛,色调明快,帖木尔延揽的世界各地最富技巧的工匠们将波斯、阿拉伯同突厥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广建清真寺。蒙古人侵之前,中亚就已出现大型礼拜寺,至帖木尔时代,大型清真寺规模更加宏伟,有正门、庭院、环绕的拱形结构的柱廊,有的清真寺还建有塔楼。14一15世纪的哈尼卡也已不再是简陋的寺院,有的已成为具有供礼拜集会之用的宽敞圆顶大厅的豪华建筑。布哈拉清真寺是这一时期清真寺的代表。如今这个著名的清真寺遗址有一个长方形庭院,四周由回廊环抱,众多立柱支撑着288个圆顶。寺院正门雄伟壮丽,支柱的顶端建有巨大的圆顶,四壁以青绿色瓷砖装饰。比比-哈内姆清真寺更是此时代的精品寺院宽敞,呈四方形,有回廊环绕,回廊顶盖由300多根大理石或沙岩石的柱子支撑。正门高达41米,入口正对覆盖着青绿色圆顶的寺院主建筑,庭院两侧纵向建有两个较小的圆顶建筑,庭院外墙四角耸立着4个宣礼塔,院中有一个巨大的置放《古兰经》的大理石斜面供台。
这一时期用于举行隆重典礼的陵园建筑在中亚得到高度发展。与以往陵园建筑相比,这个时代许多陵墓的结构和形式都留下了探索和求新的痕迹。撒马尔罕的沙赫-依-赛义德陵墓为八面体建筑,各部分的组合极协调,总体布局结构整齐。突厥斯坦的拉比亚-别古姆、捷夫-克斯坎的麻扎都是由八边形陵墓发展而成。撒马尔罕的楚潘-阿塔则是由塔式圆顶方形陵墓演变而来。希格纳克的科克一克赛古墓建有正门,屋顶的顶盖为圆锥形。帖木尔时代宗教学校的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伊斯兰教传人初期的传统,没有进一步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封闭的直角围墙,正方形的院子,有两个或四个廊亭,以小室环绕四周。陵园建筑是伊斯兰宗教学校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之一。撒马尔罕的伊斯兰宗教学校和穆罕默德的哈尼卡形成一个统一的庭院。古尔-艾米尔的陵墓就建在这个庭院的中心。比比-哈内姆的陵墓属于萨莱-穆里克-哈内姆的宗教学校的组成部分,赫拉特帖木尔王朝的陵墓在考哈尔沙德宗教学校内也占据重要的位置,其规模宏伟,各个组成部分排列有序,空间装修完整,装饰富丽豪华,所有这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帖木尔王朝统治下中亚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建筑风貌。
这一时期中亚建筑出现了一个新形式—纪念性综合体建筑,其结构的主体或是陵墓,或是追荐亡魂的大厅,如撒马尔罕的苏丹之母陵园和阿克-萨莱陵园、塔什干的尤努斯汗陵园、斯阿拉特戈赫的毛拉一卡朗陵墓、希格纳克的诸汗陵墓、布哈拉的洽什玛-阿尤布陵园、沙赫里夏勃兹的多鲁斯-希阿达特陵园、突厥斯坦的亚萨维陵园。
①亚萨维陵墓是帖木尔时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建筑师决定建筑艺术的时代特征帖木尔时代,为了建造一些大型建筑物,从各地邀请了许多建筑大师,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建筑师们以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实践经验共同创造出诸多优秀作品,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墙面装饰的图案之中。帖木尔时代的建筑师有明确的分工,是以车间为劳动团体组织在一起的,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主要从事砌体工程,一部分承担土木建构,第三部分负责装修工作—雕刻、用瓷砖敷面,进行建筑装饰绘画。建筑师们通过严格的分工合作,使空间和拱顶系统的计算准确无误,砖砌表面尽善尽美,敷面图案繁复多变。在建筑设计、工程实施和装修技术方面,知识渊博的建筑师是领军人物,他集设计者和工程的直接责任者于一身。在帖木尔时代建筑工程师的地位不算很低,《帖木尔法典》中,社会阶级分为十二级,建筑师为第8级。②这一时期,中亚已形成了以应用数学为基础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师们在草拟的图纸、拱门的建造、几何图案的设计和钟乳石的造型方面均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总体设计,按比例进行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确定拐角和复杂的多角形建筑形式和结构。数学和几何学的运用使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比例匀称、布局美观、整体和局部协调。建筑装饰艺术日臻成熟14世纪初,中亚用浇筑、镌刻和压制方法生产花纹赤陶板的工艺臻于成熟,各种上釉的陶质和装饰绘画亦发展到了高峰。瓷砖装饰—本色砖上彩色釉、土陶上多色乌釉(2一7种颜色)和用硅酸盐瓦制作的多色马赛克的工艺技巧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瓷面材料镶嵌图案用于建筑艺术早已有之,但在中亚出现则是14世纪70年代前后。彩色瓷面砖同普通的砖砌成组合图案是当时宫殿和陵墓等大型建筑的艺术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沙赫一辛德陵园。陵园内的同名清真寺是帖木尔时期的建筑精品,以重釉瓦装饰为特色,采用陶瓷建筑装饰,突出中亚突厥人毡毯花纹。寺的外部和内部镶嵌各种彩色陶瓷,以宝石蓝色为主,它们与红色的彩釉玻璃砖、刻花纹的瓷砖、淡红色的彩砖交相辉映,十分和谐。这一时期的建筑物除了彩色陶瓷饰面外,内部装修大都采用壁画,以丰富多彩的绘画装饰宫殿蔚然成风。大多数壁画在蓝色的背景上点缀用纸浆制作的敷金浮雕花纹和椭圆形花朵图案,形成植物花纹艺术效果。此方面的代表作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比比-哈内姆清真寺。这座巍峨的建筑物是为了颂扬帖木尔征服印度的功绩而建的,建于1399一1404年。其外镶嵌着乌釉瓷砖、马赛克和雕刻花纹的大理石制品,寺内饰有壁画。15世纪,中亚撒马尔罕、赫拉特等城市建筑装饰的发展亦出现了新的飞跃。主要表现于广泛采用大理石镌刻,绘以蓝色和金色上釉陶板的白底上绘类似中国瓷器风格的蓝色图案③本地仿造的一种石板上,用含钻颜料绘以图画走廊和内室的装修用的是白底蓝纹和敷金浮雕花纹风景画、图案画的压纹陶制品。这些艺术品蕴含着传统因素,在仿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帖木尔时代石刻和木雕已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此时期石、木雕刻的风格和手段业已极其相近。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赛福鼎-包哈尔孜陵墓上镌刻的铭文(14世纪建造)和古尔艾米尔陵墓的大门(15世纪初建造),均是这一时期木雕、镶嵌制作的精品。 5.建筑艺术形式和结构的继承、创新 14一15巧世纪末的中亚建筑艺术反映出技艺的不断进步,在不断完善各种传统类型的同时,产生了一些对造型艺术体系影响深远的全新的建筑艺术形式。这些建筑形式不是呆板的复制,不是重复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标准,而是相互借鉴,变化比例,更改细部,翻新装饰布局,于再现传统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新颖造型形式,如三角拱圆顶、八角圆顶和各种塔式等。在各类建筑中,圆顶中心结构、庭院结构、柱塔式回廊结构、圆顶庭园结构、多圆顶综合结构等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运用几何图形、碑铭和植物等装饰图案,将建筑的表面装饰得五彩缤纷。帖木尔王朝时期,中亚建筑学的一个卓越成就是多个个体协调组合、浑然一体。建筑师们在建筑设计中,不仅注重局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搭配和谐,而且还考虑到了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他们往往将诸多建筑结合在一条轴线之上,构成整体布局的典型特点一种是游牧民族的毡房式的组合体另一种是注重大型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利用远影近景的效果,从视觉角度产生别具一格的都市景观。在这一时空中,居民住宅、市场、释站、清真寺、贵族的陵园、上流社会的宫殿、宗教学校和慈善设施之类的建筑物,构成城市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布局。当时在中亚城市提供全体市民举行节日庆典活动的场所往往位于城郊及其周边清真寺、执政者和显贵们享用的宫殿和公园、祭祀的建筑物都处于平面规划的绿地之中,且建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和地下给水设施、蓄水池和污水排放管道。至今保存完好的昔萨尔领地遗址,不仅筑有宏伟的城堡和城防工事,还建有行政办事机关、清真寺、市场、稠密的居民住宅和重要的交通干线。井然有序的广场、街道和建筑物组成整齐划一的城市总体格局,宏伟的建筑结构和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相互衬托,突出了城市空间的主体。帖木尔王朝时期建筑业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中亚及其周边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各流派艺术彼此借鉴的基础之上的不仅广泛吸收了东、西方各国、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持了本土艺术固有的特征,对后来中亚、伊朗和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