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建筑设计的基本含义
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使得建筑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建筑是城市规划中的主体部分,是最为显眼的吸引物,它的外观设计和色彩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建筑设计就不仅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还应该包括对建筑周围空间环境的设计,对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而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建筑本身的设计。对于建筑设计,如果片面强调建筑设计本身而忽略建筑文化本身,将使建筑收不到好的效果。每个城市的规划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自身城市的特点,把地域性、气候性、人为性因素也考虑进去。当然自然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环境都不可比拟的,城市的景观建筑也应该充分利用城市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和自然资源协调和谐,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格局。
2搞好城市建筑设计的意义
2.1建筑设计对城市和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为城市的高速运行贡献了巨大力量。人类在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人们从村庄聚居到形成乡镇,随着经济活动的繁荣,不同功能的建筑开始出现,慢慢演变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不难发现,建筑是城市的必要组成元素,它与城市是相统一的关系,如同水滴之于大海,树木之于森林。因此建筑设计要先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需要发展建筑,同时建筑设计本身要符合城市的整体特色,彰显本城文化,形成独特魅力。城市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经济基础和战略指导,建筑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又具有积极的发作用,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2建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从功能上讲,建筑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创造设计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人。所以,城市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特色。建筑设计首先要注重解决人的生理问题,如坐、卧、行、遮阳、避寒、进食、排泄等。其次还应满足社会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如影剧院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设立母婴候车室考虑为特殊人群提供所需的空间等。
2.3建筑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建筑设计是结合了科学、艺术,逻辑、形象等多学科,来组织空间、创造环境的劳动。建筑会超越它本身形象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世代传承。任何一幢建筑都会受到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这些方面对建筑的影响又是综合的,因而建筑文化不像一般文明意义上的知识文化概念那样通俗,它本身更为博大,纵观古今中外的建筑实例,都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是建筑与文化同构的例证。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反映了当时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以高大的城楼为起点,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如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以及虹桥码头区的繁华景象。可见,建筑设计在社会文明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其功能、形式、技术、造价等因素。
3城市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3.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建筑与人达到自然和谐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都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是设计师的一个原则。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欧洲,大量可见的是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它们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
这是由于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物品的摆放和人的活动以及相对的私密性,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低能耗的建筑大量兴起,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的直接利用,如各种技术装置的风车和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和风能直接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
3.2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和与时俱进、创新传统城市建筑特色一个城市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息的载体,特别是传统文化信息载体的沉淀,一个城市的城市建筑构成这个城市的基本特色。因此,城市建筑的发展对塑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城市的历史性建筑是其历史文化特色的点睛之笔,在保护历史性建筑以延续城市文化的同时,新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其对周围历史古建筑的影响,尽量做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到古建筑。另外,在修建新建筑时要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与进步,在追求奇特的同时强调高雅,讲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
大部分城市建筑为了达到设计上的高品位,必然要在处理建筑形式语言与功能上下功夫,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方向的延续。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与现代观念的多元化,实现本土现代主义设计,创新发展本土设计理念,这是世纪之交城市建筑领域的主流,在新的主流还没到来之前,这一本土性质的现代主义建筑还将继续下去。
3.3坚持生态环保节能原则绿色建筑概念传入我国仅有不到10年时间,同时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很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以及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较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目前,环境污染给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危害,使得广大居民迫切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改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因此,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同时,建筑设计还要要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大型公园,植物园为“面”以小型的街心绿地为“点”以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为“线”对建筑与环境进行紧密的结合。体现出现代城市的建筑特征。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必须要注意将城市建筑的各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其历史文化、地域特点、风俗习惯等等,既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功用,又要关注人民生活的安全、健康和文化传统,自觉地把建筑融合到城市大环境中去设计,在继承和深入研究当地建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风格创新,推动城市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努力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境地,使建筑设计方案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城市建筑设计思想,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