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环境配套挡护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住宅小区环境配套挡护结构工程施工方案提要:开挖之后使中风化岩石暴露,人工拉槽开挖、检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挡墙开挖时,应使其基础的纵向坡小于5%。

1.工程简介

本挡护结构工程主要靠小区南侧,而基本处于斜坡地带。结构背面土石回填量较大。

2.浆砌条石护面墙: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基坑开挖→基坑砼浇筑→施工测量→挡土墙施工→土方回填

2)施工方法

挡土墙采用MU30条石,M7.5水泥砂浆。

砌筑前先处理地基,底板坡度与地形地面走势坡度保持一致,坡度大于5%,基础设成台阶型,并用厚15cm的C20混凝土封底。用于砌筑的每一块石头均应用水冲洗干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垫层也应干净、湿润。护面墙应从下到上分层平砌,遵循一丁一顺的原则,其水平缝应一致。

根据墙高进行石料配制,铺砌时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相互锁合,砂浆饱满,扁占缝口中留荒包。护面墙应按每10-15米留一伸缩缝,缝宽2cm,沉降缝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为10cm,沉降缝应竖直。挡土墙在砌筑过程中,不设置泄水孔,排水采用在墙背埋设φ100@2000弹塑性透水软管,并下穿人行道排入道路雨水口的形式。

4.重力式或衡重式挡土墙施工

1)开挖方式选择:

对于挡墙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对于中风化岩体部分采用人工拉槽,小台阶原地松动爆破和预裂爆破结合开挖。

2)土石方开挖

(1)基础开挖

构筑物基础需嵌入中风化岩层0.6m,地基承载力按设计规定,因此选择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为主。选用挖掘机挖除地表杂填土层和强风化层。

开挖之后使中风化岩石暴露,人工拉槽开挖、检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挡墙开挖时,应使其基础的纵向坡小于5%,如果不能保证,应作成台阶形式,台阶的高宽比不大于1:2;横向开挖土方应严格按设计放坡。

(2)临时支护

挡土墙土石方开挖后,局部地方可能不稳定。因此,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可采用护面墙临时支撑,以克服浇筑时混凝土的侧压力等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本工程,拟采用自制钢模板,模板高度一律为1.5m,每幅长1米。

钢模采用δ=5mm厚钢板制成,模板背面采用0.5cm厚5cm宽钢板按间距30cm加肋。

①模板的安装

模板采用卷扬机提升,人工装配。模板与模板间采用8.8级高强螺栓连接。

②模板支撑

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及对模板的上浮力,模板内设置拉杆,并在挡墙中部预埋∠50mm钢,将拉杆焊接于角钢上,可不再加设外撑。模板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衔接50cm,衔接部分靠未拆除的拉杆固定,因此在模板上的拉杆预留孔应定位准确。

模板外另搭设钢管支架作为工作平台。

溜筒溜筒

拉杆钢管脚手架拉杆钢管脚手架

施工缝施工缝

衡重式挡墙搭架立模示意重力式挡墙搭架立模示意

(3)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就近现场,泵机输送。

②混凝土浇筑:

采用泵送工艺进行浇筑作业。

采用输送泵进行水平与垂直运输砼时,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位置必须与模板、钢筋及其连接件分离,在砼施工时,不得造成对模板的移位和摇动。一次浇筑高度需验算后确定,不能超浇,以免造成爆模。采用溜筒向下送砼,距桩底2.0m以内,防止砼离析,砼浇筑时随砼面升高逐节拆卸溜筒。

砼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分层振捣,30-50cm一层。振捣棒插入时应避开模板,振捣点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注意振捣时不过振、不漏振在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随时检查模板受力情况,不得使模板发生位移。

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另置脚手平台。脚手平台的支撑、固定均需和模板分开,不得互相支连。

(4)片石的添加

混凝土浇筑时,应待浇筑厚度达到30cm后才可开始添加块片石。块片石添加要均匀,不允许集中添加一处。添加的块片石要新鲜完整,不易风化,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添加时,其掺量不大于20%,保证块片石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5)养护: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及时养护,混凝土外露面一般采用塑膜覆盖并定时浇水湿润,浇水时严禁用水泵喷浇,防止破坏混凝土。养护需确保混凝土表面不露白,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应防止混凝土受风、阳光、温湿度急剧变化对混凝土发生影响。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和有腐蚀物的触及。

(6)施工缝、沉降缝、泄水孔

施工缝在下一次浇筑之前须凿毛露出粗骨料,并清扫干净,浇水润湿,然后铺垫一层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墙身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0mm,间距10m,结合地基情况布置,缝中以浸透沥青的泡沫板嵌填,缝边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15cm。

挡墙墙身设置直径为100mm的泄水孔,间距2.0×2.0m,外斜5%,上下交错呈梅花形布置,最下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0mm。孔后设道路专用防水土工布,防止泥土及杂物落入泄水孔造成堵塞.

为保证美观及道路干燥,引道部分重力式挡土墙不设泄水孔,改为在墙后设置透水软管接入市政排水系统。

4)反滤层及回填施工

反滤层采用连槽砂卵石填筑,厚度不小于500mm,填筑前,在基底夯实大于30cm粘土防止渗漏。

反滤层施工与回填同时进行,反滤层填筑一层,回填夯实一层,使反滤层始终保持设计形状。回填土采用碎石土,填土分层碾压夯实的压实度应大于90%。

(五)路基施工

因本标段多数情况下为扩建且为填方区,挖方量极少;部分沿既有道路改造,因此按施工要求编制相应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

奖罚

1.清理场地:

施工前,应先熟悉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及各种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对挖方、借方场地的路堤填料取样、实验。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植被应在施工前砍伐移植;各种垃圾、残渣及表土应予以清除。

2.路基回填:

1)原地面压实

原地面清理后,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2-3遍,以路中线向两边进行,当原地面含水量高,轮迹较明显,或有局部弹簧,不可再压。可在路堤两侧纵向开沟,横向间隔10m开降水沟,截面30cm×30cm,以利降水。在静压基本无明显轮迹时,开振动碾压,反复5-6遍,至满足规范要求为止,对个别弹簧,可将其翻晒,或换填,碾压至无明显轮迹,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路堤填筑。

2)路基填料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路基填料采用土石材料。天然土石混合材料中所含石块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予清除;当所含石块强度为软质岩(强度小于15Mpa)或极软岩(强度小于5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3)路基填筑

(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逐层压实。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分层的填筑厚度按不超过40cm控制。

(2)压实后渗水性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一般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性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基两侧,以利排水。

(3)当所有土石混合填料来自不同路段,基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一般应分层或分段填筑。如不能分层分段填筑,应将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筑在填层的下面,并不使石块过分集中或重叠,其上再铺软质石料混合料进行整平压实。

(4)土石混合料的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筑,但应注意掌握勿使硬质石块,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块集中。

(5)在稳定的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当:

a.横坡为1:10-1:5时,应清除草皮,树根等杂物以及淤泥和腐殖土,并翻松表土,再进行填筑。

b.横坡陡于1:5时,除清除草木等杂物、淤泥、腐殖土外,还应将原地面斜坡挖成阶梯状,阶梯(台阶)宽度一般≥1.0m,宽高比为2:1。

(6)填筑层次衔接

a.路基填筑分段纵向衔接必须采取分层相互搭接,相互覆盖的做法,以利结合。

在路段划分较长,难以相互配合采用覆盖法时,采用阶梯接法施工。

可先留出阶梯,随时可由下一路段配合。纵向衔接的梯级亦可采用斜坡式。

如图示:

填筑层次

填筑层次衔接法

b.机械作业

①机械施工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断面形状和土石方调配图等,合理的规定运行路线。土石方集中点,应有全面、详尽的运行作业图据以指导施工。

②填高在3m以内的路基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进行,并配合平地机分层整平,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可用平地机配合少量人工整修边坡和路基表面及路拱拱度。

③因地制宜组织土石运输。夜间施工时,应具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土石方的运输应视当地条件、运距、设备等情况采用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运输机具。

(7)路基的压实

①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采用14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由慢到快,由弱振到强振;碾压次数不得低于3次。

开始碾压时,均应慢速,最快不超过4km/h(约66-67m/min),碾压直线段由边到中,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注意纵、横向碾压接头必须重叠。振动压路机横向接头一般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的纵向接头处重叠1.0-1.5m,并达到无漏压、死角要求。

②土石路基的压实度可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检测。其标准干容重应根据每一种填料的不同含石量的最大干容重作出标准干容重曲线,然后根据试坑挖取试样的含石量,从标准干容重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标准干容重。

③土石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当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检验时,应根据JTJ033-95中关于压实度之规定所列标准,当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做压实试验时,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视为已达压实状态。

3.旧路面施工

对于既有道路部分,当设计高程低于原路面并且基层不可利用时,须凿除原路面及基层水稳层后重新施作基层;当基层可利用时,须凿除面层,并凿掉原砼基层厚度不小于4cm,且砼基层厚度不小于18cm;当设计高程高于原路面时,先凿除混凝土路面及基层水稳层后再回填土石方。

4.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

本工程采用商品水泥稳定碎石做基层和底基层,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

1)施工工艺流程:

2)摊铺、碾压

采用半幅交通半幅摊铺方法,将混合料均匀倾倒于路基上,注意不要集中卸在一处。

用人工摊铺整型,卸料后,人工用锹和耙将混合料摊平,并用路拱段进行初步整型。因底基层厚度为25cm,高于设计压实厚度要求,故采用14t三轮压路机两次碾压成型;基层厚度20cm,采用18t压路机一次碾压成型。整型后立即碾压。由于人工摊铺和整型,稳定层较松,需先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用14t(18t)以上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由边到中幅度低到高,重叠1/2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在规定的时间(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不超过3-4h)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并且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6-8遍,碾压速度先慢后快,头2遍1.5-1.7Km/h,以后用2.0-2.5Km/h。

3)工作缝和调头处处理

需隔天施工时,在水泥稳定随时碎石层摊铺预定长度的末端,挖一条横贯全宽的槽(挖至下承层顶面),槽内放2根与压实厚度等厚的方木。方木的另一侧用石渣回填稳定(回填长约3-5m),然后进行整型和碾压。第二天邻近回填的石渣按级配加水泥石灰人工拌和均匀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然后进行下一程序。

如有机械必须在已压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上“调头”,应采用措施保护。

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8m-10m长的稳定层上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纸),然后再在其上覆盖厚约10cm的土、砂或砂砾,进行保护。

4)养生

养生应及时,碾压结束并且压实度试验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养生采用洒水保湿养生,时间不少于7d。

5.人行道施工:

1)缘石、路边石

缘石、路边石采用厂供预制品,路缘石标号不得低于30号,路边石不得低于20号。选材时,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

安砌时挂线,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0.5cm。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

2)预制人行道彩色方块施工

(1)垫层施工

垫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夯实。采用石灰、煤灰土垫层,其配合比为石灰:煤渣:土=10:30:60,石灰采用Ⅲ级以上消解石灰或生石灰。石灰、粉煤灰土垫层应拌和均匀,其压实度不小于93%,夯实厚度为15cm。该工序完成后,按1:3配制水泥砂浆作2cm找平层。然后再进行下一工序。

(2)方块铺设

人行道彩色方块不得低于20号砼,方块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彩色方块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人行道方块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上必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0.6m,在交叉口处须设置残疾人坡道。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