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
唐朝宫殿建筑主要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之为“三大内”,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太极宫
太极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大内”,唐高宗修大明宫后改称“西内”。
太极宫之南为皇城,北倚长安北墙,北墙外为西内苑,内苑之北为禁苑(隋大兴苑),东西两侧分别是太子所居住的东宫与掖庭宫。
太极宫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市核心区内,全为现代建筑所覆压,尚无条件进行考古发掘。据勘测及文献记载可知,宫城(包括东宫及掖庭宫)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宫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壁高三丈五尺(合10.3米),墙基宽一般在18米左右,只有东城墙部分的宽度是14米多。
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0年,西安市在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
兴庆宫
兴庆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称为“南内”。位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唐代的兴庆宫范围,东至今仁厚庄与理工大西部,西至今兴庆西路,南至今咸宁西路中段,北至今东关长乐坊路南,今遗址开辟有兴庆宫公园。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了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大多数时间为太后等后宫常驻之地。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唐朝宫殿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