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GPS的静态测量技术

水利工程GPS的静态测量技术是什么?有哪些优点?请看鲁班乐标编辑的文章。

1、水利工程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的优点

GPS是一种依赖卫星进行定位测量的系统,24颗在轨卫星的均匀分布,确保了GPS系统准确的测量精度,等级可达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其结果可显示各个观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在使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后,水利工程的测量作业不再需要观测站之间通视,便可实现观测站间的联系。以前的水利工程测量技术,观测站之间的通视,一直困扰着测绘工作者的正常施测,不仅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也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而在使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测绘后,使测绘工作变得简单化,测量精度也有明显的提高,为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保障。运用传统的水利工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由于种种施测条件和方法的限制,现场测量操作的用时较长,测量结果往往夹杂着人为判断的数据,且后期的数据处理也非常繁琐。而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后,测量人员只需将已知参数输入GPS设备,GPS设备便会自动测量并分析、记录测量结果,对于现场测量的操作时间被大大减少,操作步骤简单,测量数据一目了然,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2、水利工程GPS静态测量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大、工期长、施工技术要求高,因此,工程前期的设计和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且需要大量的一手测绘资料。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测绘人员需要在施工以前,就要对工程地区的水域和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和观测。

2.1GPS静态网的布设方法

现阶段,GPS静态网的布设方法主要包括边连式网型法、点连式网型法和混合式网型法。边连式网型法的相邻同步图形具有一条相同的边,图形的强度较好,测量效率较高;点连式网型法的相邻同步图形只有一点相连,图形强度较低,单点的连接校正比较困难,但测绘效率较高;混合式网型法的是将若干布设方法混合使用,图形强度和效率都比较高,但是涉及方案较多。水利工程中,多采用双频机型和边连式网型来设计布网。

2.2常用的GPS静态测绘领域

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对拟建水利工程地质信息测绘的领域,包括高程的控制测量、平面的控制测量和获取水下数据等,布网设计多采用边连式网型法。高程的控制测量是利用水准测量法建立大地控制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为了提高测量的效率,通常会采用电子水准仪,并配合使用专门的条码水准尺对高程进行测量。两者的搭配使用,不仅减少了人员和设备的投入量,还提高了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平面的控制测量是水利工程测量中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平面的控制测量前,首先要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到卫星传回的数据,再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得到施测工程的定点坐标。这种测量方法所得到的测绘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虽然GPS静态测量技术无法直接对水下工程进行观测,但可通过对参照物的选取并观测以达到测绘水下工程的目地。如:将一台接收机安装于船舶上,另一台安装于预测区域,通过两台接收机的对接,便可完成对该水域的环境观测,再利用PTK技术测量平面坐标,从而完成对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

3、GPS静态测量技术应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虽然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水利工程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测绘,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差。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操作人员的技能能力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或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的。

3.1加强技能培训并提高个人素质

企业应加强对技术测量人员的GPS测量技术的培训,包括GPS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技术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降低测量数据的差错率和失误率。

3.2增加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范围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精度高、操作简便、数据可靠的新时代测量技术,其采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是传统测量技术所不能及的。所以,这种新的测量方法应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并普及。

4、结束语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测绘行业得以高效率的发挥测量作业的可靠工具。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测绘,采用具有多种方法和网型的GP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外业的静态数据采集,内业的基线解算、结构输出等处理,确保了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打下了基础。因此,这一测量技术必将在行业内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

以上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水利工程GPS的静态测量技术”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一点鲁班乐标,中标很轻松”。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资质等级、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